众人纷纷应答。
“那么皇帝,你呢?你觉得本宫揽权了吗?”
“还是你觉得,本宫阻碍了你的前程?”
张氏将目光移向朱祁镇。
“皇奶奶,你在说什么呀?”
“孙子可没有这么想过,这几年大明朝多亏了你的支撑啊!”
朱祁镇在张氏注视下显得有些不自在,他继续说道:“若不是皇奶奶这些年一直稳住大局,我们大明恐怕早就一蹶不振了。”
“哪会有现在的繁荣景象?”
“刚才朕还在琢磨着,如果不是皇奶奶年纪大了,又有身体不适,早就请你重新听政了!”
“这些日子你也太辛苦了,所以朕想自己多担当些,好让你能稍微放松一下。”
朱祁镇表面上是在为张氏着想,实际上却暗讽她年事已高,暗示应该把权力还给自己。
听着孙子的言论,朱棣与朱元璋在后头都眉头紧锁,但保持沉默。
张氏则是平静地看着他。
“这段日子确实累到了陛下。”
“不算什么,这本就是孙子应当做的嘛。”
朱祁镇笑了笑,补充道:“皇奶奶你还是先休息吧,你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政务上的一些事情,可以先让孙子来处理,尽管会辛苦一点,但为了能让你放心,我也甘之如饴!”
对于孙子的一番话,张氏并没有马上回复。
相反,她径直走向那金灿灿的龙椅,站在它旁边久久凝视,想着曾在这里坐过的丈夫和儿子,心中不禁波澜起伏。
不过很快她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转身面对朝堂上下所有人。
“这件事暂且搁置吧。”
“现在有几件要宣布的事情。”
“第一件,从明天开始,在这龙椅边加设一张椅子,本宫打算垂帘听政。”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朱祁镇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啊?”
“这样不合适吧!”
“陛下现在已经能够很好地分辨是非了,太皇太后这样的做法似乎有点过了吧?”
“是呀,这是为何啊!”
“难道说,太皇太后真想学昔日武则天那样不成?”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许多人看向张氏时都充满了困惑,有些人更倾向于支持朱祁镇;
与此同时,“三杨”中的两位选择缄默。
杨溥同杨士奇相视一笑,并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