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第81章 这能耐,很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 这能耐,很牛!(2 / 2)

于是张北玄说道:“嘉靖四十有五年,明世宗驾崩后,徐阶拟写了临终遗愿,邀请张居正共同商量此事。”

“随后不久,张晋升为礼部侍郎同时兼任翰林院学者之一。”

“紧接着,一个月左右,张居正便被委派至阁僚,担任吏部官员,并且也是大学士之一;”

“隆庆初年,凭借先前作为裕王府老师的关系,张再进一步升任内阁成员;”

“到了那年的第四个月份,职务又变成了掌管文化教育方面工作的礼部尚书以及地位崇高的武英殿学士。”

“最终,在一系列竞争之后脱颖而出成为了顶级官员;六年后穆宗离世,年纪尚幼的神宗即位。”

“当时由于言辞不当惹怒李太后,再加上太监冯保背后挑拨离间,导致高拱被迫离职返乡;”

“就这样张居正顺利成为首位辅政大臣,同年八月又被授予重要军事指挥职务——即便他连续四次推脱亦无济于事;”

“同一时期里提出了多项治理措施旨在强化国防建设、整顿吏治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尤其强调经济问题是重中之重;通过加强大明财政实力来奠定富强基础,进而保障大明长治久安.”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赞叹不已: “多么伟大的一个立志民族振兴的人物啊!”

身旁的朱标也不禁点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不容易.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仕途中,很少有人能够始终不忘初心。"

“大多数人往往会被各种现实利益所左右而失去了本来的目标,真正愿意为了老百姓去努力奋斗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即便是那些心里还保留一份敬畏之心的官吏也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付诸行动了。”

“在这条道路上,将面临多少挑战与煎熬,会有多少背后的声音在议论甚至中伤,又会触动哪些人的利益,还有多少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一方之地而全力以赴。”

“张居正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相信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朱标赞叹不已:“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即便九死一生,也不退缩,这份毅力与勇气,足以让张先生称为我大明首屈一指之才!”

朱棣也点头表示敬佩,“我这一生没有几个人能让我不服气的,但这位张先生的确让我打心底里钦佩。”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问道:“张北玄啊,你接着讲下去,这个张居正究竟是如何推行改革的?”

张北玄继续讲解:“到了万历元年的十一月,张居正提交了一份实行考成法的奏折,旨在厘清职责、强化效率。”

“通过六科监督六部运作,而内阁又负责六科事务。”

“对于需要处理的各项任务,从最高决策层到执行机关,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指标和时间要求。”

“此举解决了以往上级指令下达之后,得不到重视和迅速响应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