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谦逊地说道:“大人过奖了,小女子不过略通医术,只是在危急时刻尽了些绵薄之力。”她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头避开众人的目光,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另一位大臣接着说:“如今疫病横行,民间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虽派了御医,但也是杯水车薪。苏姑娘既有此等医术,何不施展一二,也算是为朝廷分忧啊。”他放下酒杯,双手抱胸,目光紧紧地盯着苏瑶,似乎在等待她的答复。
苏瑶心中一动,看向萧逸尘,见他微微点头,便应道:“若能帮上忙,小女子义不容辞。”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表现,为萧逸尘争得颜面。
几日后,苏瑶便随着御医们一同前往疫病灾区。一路上,她看着路边荒芜的田野和破败的村庄,心中满是悲悯。到达灾区后,她不辞辛劳,每日奔走于各个村落,为患者诊治施药。她的双手因长时间接触药材而变得粗糙,脸颊也被风吹得干裂,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她耐心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眼中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善良和医术渐渐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那些朴实的村民们拉着她的手,眼中含着泪,不停地道谢。这些赞誉也传到了大臣们的耳中,他们对苏瑶的态度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
萧逸尘在朝堂上也没闲着,他积极推动各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每一次的进谏都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并且他巧妙地将功劳适当分给那些对他和苏瑶关系有意见的大臣,在朝堂上对他们恭敬有加,渐渐缓和了与他们的关系。他看着那些大臣们的态度逐渐软化,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就在事情看似顺利发展之时,苏瑶却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幸感染了疫病,昏迷不醒。当消息传到萧逸尘耳中时,他只觉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他心急如焚地立刻赶到苏瑶的住处,一路上,他的心跳声如雷鸣般在耳边回响。他守在床边,紧紧握着苏瑶的手,那双手曾经是那么温暖柔软,如今却变得滚烫而无力。他的眼中满是恐惧和绝望:“苏瑶,你一定要醒过来,我们说好要一起克服所有困难的,你不能食言。”他的声音颤抖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御医们在一旁束手无策,纷纷摇头叹息。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眼神中透着无力感。
萧逸尘不放弃,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而疯狂。他四处寻找治疗疫病的方法,派人搜遍了京城的大小医馆和藏书阁,甚至不惜以身试药。每一次试药,他都怀着一丝希望,哪怕身体因药物的副作用而痛苦不堪,他也从未停止。终于,在一本布满灰尘的古籍中找到了一个可能有效的方子。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古籍,仿佛捧着苏瑶的生命一般。他亲自煎药,守在火炉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药罐,生怕出一点差错。药煎好后,他轻轻吹凉,然后喂给苏瑶服下,眼中满是期待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