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西下,农场主的十一岁儿子带着来这里度假的孩子们去田边钓青蛙。
巧莉想着自己小时候在老家也是这样,一手拿着竹子做的钓竿,一手拿着用布缝的长袋子,再到田间地头挖一些蚯蚓,大家相约着去水田边钓青蛙。
如果钓得又少又小,就拿来喂鸡喂鸭,据老人说吃了青蛙的鸡鸭下的蛋会更多更圆。
城市来的孩子们,对农村生活的新奇与兴奋溢于言表,即便只是钓上一两只青蛙,也能让他们欢呼雀跃,仿佛得到了世间珍贵的宝藏。
孩子们都穿着长袖长裤,额头没遮没挡的地方被蚊子咬的包包东一个西一个,成了他们此行最独特的印记,用手抓了之后又红又肿,痒得不得了,但这也阻碍不了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的喜爱。
小杰钓了两只青蛙,优优则在巧莉的帮助下抓了几条很小很小的泥鳅,两个孩子那是成就感满满,傲娇的表情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熠熠生辉
清晨,一缕阳光穿透窗帘,两个小家伙睁开眼就迫不及待的去看这两只青蛙和泥鳅起床没。
陈小姐说:“昨天晚上外面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呱的叫了一个晚上,我做梦都在找青蛙。”
陈尘笑着说:“昨天我满山遍野的抓鸡,跑累了沾床就睡,一夜到天亮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小杰和陈尘起床后都觉得腿隐隐约约的痛,巧莉想起他们上次来抓了一次鸡,回去和优优也疼了好几天。
老爷子一大早就起来钓鱼,去到鱼塘边时,发现还有比他更早的垂钓真爱粉,有的还坐在池塘边打瞌睡。
对于钓友爱好者来说,不管能吃多少,钓的过程是快乐无比。
在鱼塘里钓的鱼是30元一斤,比市场贵一倍,但老板说这是喂草的,原生态味道好。
这里的鱼至少都有三四斤,随便钓上一条都好几十,平时就拼命喂草让它长大,周末就不喂,饿了的鱼自然就会上钩。
有的人桶里有十条八条,据说这种是按时间算,1000元2小时,钓多少都可以带走。不管怎样算,买的都没卖的精,好在这种消费不是天天都有。
农庄里的桃树、李树、荔枝树各种果树都挂满了累累果实,香瓜、西瓜、甜瓜等瓜果飘香四溢,能吃的都可以摘,就是价格不怎么亲民。
相对来说这里住比较便宜,每个房间都装修得很简单,但每个房间都有空调,卫生间,电视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卫生做得很好,服务员总是笑容可掬的。
老板也会做生意,每个人走的时候,不是送些水果,就是送些鸡蛋。实际上,羊毛都出在羊身上,农庄人均消费基本上不低于800,而且往往都是朋友介绍而来。
老爷子也给刘家老人拿了些水果蔬菜和鸡鱼,也算对平时他们示好的回馈。
周日的余晖洒在归途,陈小姐一家从惠州农庄满载而归,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陈小姐计划农庄再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回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