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确实很早就见过还珠格格。但是,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她是一位格格。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和她的朋友们在天桥下耍把式卖艺。那天,是我娘亲的忌日,我很想回到江浙去给她扫墓,但是,因为有任务在身,我不能回去。我就那样苦闷地在街头闲逛,直到被一个高亢的吆喝声吸引。
扎进人堆,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一身布衣短打的小姑娘,身量十分纤瘦,却有一双大眼睛透着灵动。她正在表演变鞋子的把戏,旁边,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地给她当着助手。按理说,我闯荡江湖多年,什么营生没见过,我当然知道她变的那些都是唬人图个乐罢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竟然凑在人群里,就那样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整场表演。
此后,一连好几天,我都默默地在人群中观看了她和朋友们的卖艺。他们的表演如其他刷把式卖艺的内容一般无二,但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得饶有兴趣。直到我看到了她的孩子们集体唱了一首歌谣,大概内容是说她们没有爹没有娘,只有姐姐像爹娘,照顾他们成长。
那一刻,我才搞清楚,原来每天跟着她们卖艺讨生活的一群孩子竟是她和她的朋友收养的。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敬佩这个姑娘,她看起来不过是个十七八的模样,自己仍是青春年少,却早早地为别人的人生撑起一片天。这天下有大爱的人不多,很幸运,此生,我有幸遇到了几位。
许是对孩子们的处境感同深受,亦或是对她的爱心深深钦佩,那次,我第一次掏了一个银锭子给他们捧场。我清楚地记得,她端着大罗盘经过我面前,看到我放出的银锭子,明显怔了一下,而后,朝我露出了一个特别明媚的笑容。就是那个笑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我阴霾了好多天的内心一下子就明朗了起来。我就这样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女孩子。
但是,后来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都按时到他们卖艺的地方,却没有再见到过她和她的朋友们。我失落了好几天,甚至和周边其他卖艺的摊主们打听过她和朋友们的下落,但是天桥那种地方,本就是三教九流,大家都是为了讨生活而辛勤劳动着,自己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谁又有精力去在意素昧平生的人的消息呢?我当然是什么也没打听到。而后,因为缅甸方向的召唤,我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了京城一段时日,也暂时将这一段偶然的相遇悄悄藏进了心底。
直到很久以后,我重回京城,在一家叫做会宾楼的酒楼里打尖儿,竟意外地再一次遇到了那个女孩子。彼时,她一身华服,明显已经不是我的初印象里那个布衣短打,在街头卖艺的小姑娘了。我仔细地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家会宾楼,就是当初和她一起卖艺的朋友开的,而她,听说已经被当今的皇帝收为了义女,成了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