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乾心论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子正炼宝仙门郡(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陈子正炼宝仙门郡(4)(1 / 2)

定静中,玉箓、白绸、镔铁棍、长刀,俱为“炁”息抟炼之相。

《玉清三十六箓》仅剩的三枚玉符,功用实质上皆是望气。

而陈仲如今一身本领,可以说也都是由望气得来。

为徒儿炼制宝物,自是要从望气入手。

檀德台上,陈仲曾以手望气,察知乐玄筇杖内镇压五头蛟王的气息。

当时,陈仲便有一点感悟闪过。

诸气既然与形体有着对应关系,那么炼器自然应当能够从气息之抟炼入手。

三枚玉符中,以目望气之符,陈仲最为精通,但在参悟了另外两枚玉箓后,便又有了更多、更新的感悟。

“炁”的变化是无有尽头的,哪怕陈仲如今成就感应,能够清晰望到气息抟炼的过程了,仍旧不可能将某一物体的“炁”的变化尽数掌握。

因为单单三枚玉箓本身的气息,都是在时刻变化的。

而它们不变的,只是诸“炁”抟炼之后所形成的气息之相。

气息之相是稳定的,然而抟炼的过程,以及参与抟炼的“炁”,都是在时刻变化着的,每时每刻,都与前一时刻并不相同。

从不断的变化,到外相稳定不变。

这其中蕴含着的道理,令陈仲百思不得其解。

也是能否从诸气抟炼入手,完成炼器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或许,如果能将诸“炁”的变化尽数掌握,就能总结出外相不变的原因?

这里面,很可能蕴含着大道至理。

但这念头一起,陈仲便记起了《剑术》在元真这一境界给出的,仅有十个字的总纲般提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区区感应修士的有限寿命,尝试尽数掌握无尽的诸气变化。

这念头一旦落定,便是内魔之始。

绝不能这样做。

至于说不去尝试掌握诸气变化,也会错失其中蕴含的大道至理的问题。

这其实陈仲早在淯水之畔就讲得清楚。

世间物事万物皆在名中,名在道中,既在道中,大道至理何处无有?

如果放弃一种必定不可能成功的方法,就错失了大道至理。

那么这不是选择放弃的问题,而是人本身的问题。

至此,陈仲心神便定,不可见的性灵之光也愈发清澈。

他这次是要为徒儿炼一件宝物,不是自家闭关修行。

参悟玉符,掌握诸气抟炼的变化与稳定之理,只是为了炼成一件。

与此有关的,要留意,与此无关的,要放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