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乾心论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 群小杂谋诸葛前盟(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五章 群小杂谋诸葛前盟(5)(1 / 2)

陈仲于深静中同五蛟王交流,看似几多曲折,实则不过是双方心念电转,顷刻间之事罢了。

船舱中,张机因亲自得见诸气而引发的兴奋,都未完全消退。

“素问遗篇有‘气交之变’,扁鹊医经有‘脉若气交’,此前始终难解其意,如今看来,与子正先生这‘诸气抟炼’极为相似。”

张机在短时间内已经产生了数不清的新想法,向船东借了一张几案,趴下奋笔疾书。

医家自扁鹊开始,彻底形成了诊断病症的一套方法,被称为四诊法,也就是四种各有偏重的诊断方法联合运用——望闻问切。

按照医家记载,扁鹊本身是一位境界极高的大修士,能够见人所不能见,故而诊断如神,无有不应。

但两汉以来,医家中愈发缺少修士,再加上医家经书中多有记录药方、诊籍的习惯,凡俗中人看过,也能按方抓药,即便无法完全准确地辨认病症,可只要能够蒙对几次,也都足以自称医生。

如此一来,医家典籍中那些凡俗之人做不到的事情,逐渐被忽略。

即便后汉人口繁茂,凡俗对医生的需求大增,使得医家重新恢复了一些生机,但这个时候的医家传人即便修行,也只能像陈仲出身的陈氏,张机和他师父张伯祖出身的张氏那样,选择儒家法门入道。

以儒家法门入道,即便读了扁鹊所留医经,却也完全无法感悟什么叫做“气交”。

儒家法门首重培育自身志气,也便是浩然之气,对自身的其余诸气抟炼都是一概无视的,更别说去感知他人诸气了。

这样的医家传人使用四诊法,望只能望到病患面色、舌象、体态等外在表征,闻只能闻到病患体味、听到腹音,等等等等。

扁鹊医经中所说的“望见五气”、“切脉辨气”之类,都成了无法理解,无法运用的传说故事。

现在,张机终于可以领悟了!

随着张机伏案不起,周围众人便也知趣散开。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张机忽然停笔,他定下的每日傍晚,复诊尚未痊愈的病患的时间到了。

恰好,他脑海中的想法也记录的差不多了,不怕再有忘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