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仲达传来的信息,在中途就会多有损耗,往往一句话需要反复多次传递,才能逐渐拼出原貌。
司仲达想要提醒两个儿子防备陈仲,可惜陈仲二字,反反复复总会丢失,至今未能如愿。
又恰好,何晏主张体用之说,如今与王弼一南一北,名望高隆,是近期最能引人注目的少年名士,就连季汉、孙吴,都有一些后辈修士不远万里,前来游学请教。
偏偏,何晏一直都是大将军曹爽亲信。
别看曹广棺椁前,司氏兄弟与曹爽勾结一处,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等到这件事一结束,就该司氏兄弟与曹爽争夺朝政大权了。
司旦将注意力放在何晏身上,也不算错。
司帅则微微眯眼,传音道:“今日名士,恐怕不止一个何平叔。”
司旦不解:“大兄此言何解?”
司帅道:“天下都城隍纪侯昨夜与我饮宴,言及天下敕神传报之事,蓬莱道洲桓志欲行形名之法,却遭挫折。”
“蓬莱?”司旦不以为然:“那等偏僻边角,只一平原仙翁襄公矩名声甚大吧?”
司帅道:“襄公矩以命相抗,已然陨落。”
司旦微微吃了一惊,这消息他第一次听说:“平原仙翁尚且陨落,那桓志怎还遭遇挫折?”
司帅轻轻吐出一口气,盯着弟弟,一字一顿道:“仙门,陈子正。”
司旦脸色猛然一变:“此人尚未死耶?!”
司帅缓缓点头,凝重道:“未死,且已突破感应。”
司旦对陈仲突破感应倒还没什么太大感觉,因为他们如今都已经在名义上修为远超感应了。
虽然及不上曹广生前的四品,司帅、司旦两人也都有六品通关的修为。
从法力上讲,两兄弟与十年前渭水之滨时相比,早不可同日而语。
陈仲的武力威胁,在重新亲眼见证之前,他们都不是很放在心上了。
不过,他们也有他们自己在修行上的顾虑。
在形名说,六品是足以比对《白虎通》多少年来无人能够突破的“防制”之境的。
司帅、司旦借助形名说的本令,达到这一层次之后,便反过来试图琢磨领悟,从“正言”到“防制”之境的修行,到底是在修行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年以来,无数修士前仆后继,始终无法打破这样一关。
按理说,司帅、司旦修为已经突破,居高临下,应当很容易就能对更低层次的修行,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
可实际上,他们琢磨许久,依旧搞不明白从“正言”到“防制”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一条通路。
至于依仗形名说之力,打通的那条路,根本不必多琢磨,就是凭着力量大,大到了一定限度,于是就从七品提升到六品了。
这在司氏兄弟这样家学渊源的修士看来,绝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