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乾心论道> 第一百九十一章 愿得良嗣陵丘日(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一章 愿得良嗣陵丘日(1)(2 / 2)

阁楼固然高于前面四座殿顶,却又并非那么高,不走近,不转过两丛竹稍、三五松柏,是休想看到的。

待得见了阁楼俊俏的飞檐悬铃,访者自会生出忽然之感。

于是,便也知道那阁楼的名称了——忽然阁。

继续前行,来到第一座大殿前,抬头去看,此殿名为——恍然殿。

止休宗每逢大事,宗主、长老以及各处执事,便都在此聚议。

当下,殿中便有数人议论不休。

为首之人正是止休宗现任宗主,清台散人钟季拙。

钟季拙颌下留须及胸,容貌看似六旬左右,身材不足七尺,较之寻常女子更矮三分。

他出身长州道长社郡钟氏,正是天下闻名的大书家钟元常之兄,十年前渭水之滨计斩魏延,使季汉诸葛亮陨落而名噪天下的钟玉、钟稚叔,是其从侄。

如今钟元常都年过九旬了。

钟季拙的实际年龄,当已百岁上下。

由此便可知道,此人确实不愧为有道高修,能葆青春。

只是此刻殿中,钟季拙叹息连连:“如今天下之人皆言嵇叔夜之死,乃老道所为,此事当真百口莫辩。”

嵇慷才多大?

二十多岁的孩子罢了。

钟季拙看嵇慷,就和看到自己那老不修的弟弟的幼子钟慧一样。

七十老翁生子,年岁近百,宠儿方才加冠。

钟季拙这做兄长的也只能躲到竹山之中罢了。

确然是躲,钟季拙自接过止休宗的担子以来,无一日不忧虑。

魏国形名说大行,朝堂实力以肉眼可见的趋势不断增长。

即便不提往日里数量稀少的感应大修士,如雨后春笋般被催生出来。

光是传闻中,借助形名说,突破了“防制”之境的高官显宦,都频频出现。

虽然“防制”以上的修士,仍旧只在流言之中,并没有真的得到验证。

但钟季拙出身门阀,所得消息总是有那么几分真的。

止休宗这样的宗派,很可能将要面临朝廷大势的倾压了!

再想像曾经那样超然于外,已是奢求。

谁让止休宗,始终出不了一个打破“天门”的弟子呢!

儒家的“防制”,道家的“天门”,都是在形名说之前,让天下修士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如此形势下。

钟季拙不主动出世,与朝廷维系默契,还能怎么办?

陈子正、嵇叔夜、阮嗣宗、刘伯雄都可以任由自己的性情去做,去反对入世的决定。

可是钟季拙身负宗门存续重任,岂能任性?

偏偏,钟季拙又遇到了一个嚣张跋扈的司茂。

然后,陈子正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长州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