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乾心论道> 第二百零九章 卢毓演法观澜峰(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九章 卢毓演法观澜峰(4)(1 / 2)

泰山郡东,有须水浩浩荡荡,奔涌向南。

须水多支流,向东、向西,好似无数的胡须一般,将原本恢弘壮丽的一条大河,变成了深入原野的纵横水系。

要从泰山郡到方丈道洲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乘船,沿须水主河道,一路南下至汲郡,然后入海。

但护送司茂的队伍人员众多,又有不少司茂自己的财物——他到泰山郡夺取羊古权柄才不过一个多月,来时一人一马,走时箱笼成列,两艘大船都无法运载。

据说,司茂担心中途遭遇陈仲拦截,到时候船沉了,他的财货也会跟着损失巨大,即便最后他安然无恙,也不可以。

故而他选择放弃水路,走陆路。

如此一来,整个队伍不但臃肿,而且行动很迟缓,每一条须水的支流,都可以让整支队伍停留数个时辰。

羊坛也不知道,该说司茂愚蠢呢,还是该说他自信?

反正现在这样就很好,消息传递了出去,周青和刘伶想必会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羊坛趁着队伍又停顿在一条不过两丈宽的小支流前,打算找羊氏此次派出的部曲首领徐寅套套近乎,如果能在刺杀时把护卫的主力尽可能拖延住,他们的胜算就又增加了!

与此同时。

竹山观澜峰。

峰顶有不知阁,内藏一十三块祖师遗痕之拓刻。

这些拓刻,均是止休宗一脉历代大修士所留,每一块上都刻下了拓印之人对祖师遗痕的感悟。

攀登观澜峰的山路上,祖师共留下十三处痕迹,而不知阁中,则是整整一百六十九幅后人刻记。

祖师庄子留下的痕迹似乎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不是字,不是图,也不是蕴含有神意的某种象征。

以凡俗视野去看,就像是一幅幅凌乱的线条随意组合,与年深日久的砧板上留下的刀痕、木制家具未得保养炸开的裂纹,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陈仲此次以望气术观望,还是与曾经的他一样,可以见得痕迹处气息确有不同,但又完全无法感知那些不同的气息有什么意义,就好像那些气息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有了刻痕。

这像是一句废话。

但在明知道那些刻痕是祖师所留的情况下,这就是不可忽视的异常。

此外。

那些看似普通的,毫无意义的刻痕,极难重现。

哪怕是近古以降,历代最杰出的大修士,哪怕是先拓后刻。

不知阁中的十三块、一百六十九幅拓刻,也没有哪怕任何一幅,将祖师遗痕一丝不差地重现出来。

只能相近,不能相同。

没有一位前人能做到。

陈仲于山路攀登,沿途观看遗痕原迹一日,入阁静观拓刻两日,仍旧没有获得他所期待的收获。

当然,并不是任何收获都没有。

在不知阁的十三幅历代大修士拓刻中,陈仲以望气术观望到了很多,非常多!

法术、符箓、性灵之力的运炼之法、法力的锤炼技巧、神意的琢磨方式、气息的调运脉络……

陈仲可以清晰地预感到,如果他在此处试图将所有这些收获,都修炼上身,那足够他修炼到此生寿元垂尽。

而这些,仅仅是前人在祖师遗痕中领悟,又留下的细枝末节!

陈仲最希望得到的,关于“气中生神”的启迪,没有!

是止休宗历代前人都还没能领悟到相关的线索,还是说,祖师庄子就是舍弃了有关“气中生神”的法门?

陈仲再次翻开《剑术》,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提示。

就在这时,感应忽生。

重将《剑术》收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