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乾心论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玄鸟求援毛绽赴任(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 玄鸟求援毛绽赴任(2)(2 / 2)

而这些入体的“外气”,则迅速被陈仲自身气息所同化、接纳,成为了他的一部分,甚至还会有一些陈仲自身气息在永不休止的抟炼过程中,被排斥离开,再通过毛孔与身体各处孔窍离开,离开内景中的陈仲身体,最后离开内景。

原来如此!

陈仲又一次生出不久前知晓那“神域”法门时的感慨。

怪不得他静观自身诸气,伤势就可以缓缓复原。

怪不得修士入道之后,就开始逐渐减少了对食物、饮水的需求。

怪不得各家修行法门的初始,都会对修士自身真气相当重视。

真气纯粹,“我”就纯粹。

是以真气改造“我”,还是以“我”改造真气,则是各家传承的第一次真正分野。

陈仲所得的道家传承,则既不改造真气,也不改造“我”,静观即可。

陈仲就像是曾在观澜峰向他演示形名说法门的卢毓一般,于内景中忽然消散了已然功成大半的“身体”,好似回到了修行之初。

他从当下修为境界,一点一滴回望到入道之始,以当下对自身道法的感悟,从无到有,再次完成了修行以来的每一次第。

这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总结,将错过的、多余的、滞碍的尽皆抛去。

当内景中,陈仲的“身体”再一次完整出现,毛孔、毛发,已是丝毫不差。

内景见身,到此已至巅峰。

若以儒家传承来类比,大约就是“正言”巅峰,在此阶段,儒家“我”即“浩然”,“浩然”即“我”。

从境界上来说,与道家寻得“真我”,两者相差无几。

只是要从修行难度上来讲,毫无疑问是道家更难。

原因便是儒家是可以对“我”加以改造的,而道家实质上从入道之初,便已经确定了一个修士所能达到的高度,并不是每个人的“真我”,都能支撑其寻找到“真我”的。

也因此,儒家大行于世,而道家渐趋隐世。

至于接下来的修行,儒家将要开始冲击“防制”之境,而道家,或者说陈仲所得传承中,就他自身目下的参悟,元真之境还远远没有抵达尽头!

特别是陈仲已经明确知晓了神念的存在。

可他眼下于内景所见身躯,却无一丝对应神念的变化。

神念既是每个修士,或者说每个人,每个生灵都自然拥有的,哪怕自然状态下的神念再微弱,也不可在“我”中没有体现。

所以,陈仲眼下寻到的只是现阶段的“真我”,他还需要继续寻找下去,直至完善。

当然,这并不是眼下立刻能做到的,也不是要去做的。

经过这样一番巩固,陈仲修为境界不但已然彻底稳定,他先前因为耗用神念而感到的虚弱,也真正地完全消失。

该真正地尝试铺展神域,引导小幽冥回返蓬莱了!

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小事需要先行处置。

随着陈仲动念,内景中,数缕外气倏忽间化为了一柄筇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