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友,近日延请八翃寨、老营寨、张家寨出山前往焦县之事,确实是我所为。”
姚元起并不怕承认这些,至于听了他的话,表情愈加愤怒的四个小修士,更是不被他放在心上,他只是对终于抬起头来的宋康成一拱手。
“但此事我知架碓寨必定没有兴趣,故而根本没有前来游说宋道友,此外游说八翃、老营、张家三寨,我亦是将焦县当今县守优待之策讲与三寨寨主,焦县县守愿以可耕至地下七尺之土,换取出山百姓入户籍民,不知何来以子女换土地之说?”
宋康成见姚元起毫不避讳,两人对视片刻,终是挥挥手,让那四名押解姚元起来此的修士退下。
待那四人离开。
宋康成没有立刻与姚元起说话,而是默默走到那巨石雕刻成的神像前,焚香、礼拜。
姚元起默默看着,那神像被架碓寨的人称为“救主”,是天道之子,当他降世而来,就可以将世间一切苦难救脱,同时也将惩罚那些造成苦难的人。
架碓寨的人宣称凡是诚心信奉救主之人,将会是第一批被救的人,而哪怕在救主降世之前便死了,信奉之人也能成为救主座下“善子”,来世获得福报。
宋康成将他这一套称为“救世道”。
据姚元起所知,这与凤麟道洲的“缴米道”、“奉布道”、“救苦道”等乱七八糟的教派很是相似。
当然,也有不同。
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救世道”讲来世,同时要求信奉之人在活着之时不能违反长老,也就是宋康成定下的规矩,否则来世就不能获得好处,反而要受罚,信奉之人加入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除去架碓寨这里的,其他人也没什么硬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信奉之人自觉供奉。
而凤麟道洲那边的教派,普遍是以要求信奉之人在加入时给与供奉,比如一定量的米、布,讲的是当下的互相援助,解除困难,不讲来世,同时对教派下的成员设置层层“官吏”,进行类似朝廷一般的管束。
第二便是“救世道”看起来很温和,宋康成定下的规矩都是要求信奉之人仁善,从而获得“救主”降世时的被解救资格,对于作恶之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强大的惩处手段,只能以来世进行恐吓。
凤麟道洲那边的教派则不然,他们在后汉朝廷崩亡之后迅速壮大,然后就开始近乎本能地夺取地方权力,最后互相乱战,加入其中的信众本身是抱着互相帮助,度过难关的目的,结果却身不由己被裹挟着互相殴斗。
凤麟道洲正是因为这样的乱象,再加上孤悬海外,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都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将它夺取到手中去。
姚元起这些年走南闯北,凤麟道洲也是去过的。
见识的越多,他就越是觉得宋康成此人,绝对不比凤麟道洲的那些教派之主更驯良。
再加上宋康成那一身法术手段奇诡无比,姚元起是非常不愿意与之产生过多交集的。
就算他表现得再温和,也不愿!
这一次,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姚元起的看法。
那四个架碓寨的小修士,无论性情还是作风,可都和“救世道”的规矩、说法大不相同。
心中想着这些。
直到宋康成拜罢了神像。
“姚先生是大贤,心明眼亮,当今朝廷不能用先生,乃是朝廷无道,先生若愿入我救世道,我当以右护法之位相酬,如何?”
宋康成一改先前的缓慢、柔和,目光灼灼地盯向姚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