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和天下,向来是不同的。
桓范略略迟疑,道:“朝廷!”
管辂也不推辞,悠然道:“幽明同化、神人太始,方今四九天飞,利见大人。既见大人,王道文明,何忧不平?”
这……
听起来是好话。
但问题在于,如果桓范也认为当下的局面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他就不会向管辂求取卜算了。
自两汉始,朝廷敕封神只,从未有过将山野毛神拔为正神的事情,虽说焦县那里,毛绽也是以朝廷名义做的,但在毛绽的奏疏上,毛绽并没有讳言他那么做的根本原因是不得已!
焦县的人户本就少,无论是朝廷能够掌握的,还是焦县司氏庄园的,与横山中诸寨的人户总数比起来,都远远不及。
因为架碓寨经过一番变故,整体决定响应毛绽的招揽,走出大山,前往焦县接受授田,于是横山中许多寨子、山民,也都转而相对积极地与毛绽接触,愿意去往山外的人,越来越多。
可是所有这些人,不是信奉救主,便是信奉横山娘娘,强行禁止这些民间信仰,必然造成不稳,大好局面说不得就转瞬间土崩瓦解了。
这般情况下,毛绽审理了“救主”和“横山娘娘”两位神只过往的所作所为之后,堪称恶迹昭彰的“救主”自是绝不能留,而往日隐在“救主”身后,悄然传播名号、神迹,以小恩小惠诱惑百姓信奉,从而窃取权柄的“横山娘娘”,则成为了可以利用的选择。
在此状况下,毛绽才最终决定敕封“横山娘娘”为正神,正式确立祂在焦县、横山的正神地位,与以往朝廷敕封的各郡、各亭社村的神只相区别,“横山娘娘”或可称为山神。
这里面,迫于形势,不得不为的因素,并不能够忽视。
而且,桓范更为担心的是,毛绽的所谓“敕封”,实质上只是一种“追认”!
横山娘娘已是事实上的神只,其权柄形成与来源,与朝廷的神道敕封本身没有关系。
从这方面来讲,横山娘娘在攫取权柄方面,是没有受到朝廷的任何有效、稳妥的制约的。
虽然横山娘娘当下的神力微弱,权柄也十分有限,但祂潜力巨大,比两汉期间朝廷敕封出的任何一尊神只都要强,哪怕是都城隍纪信都比不了。
如今可以制约横山娘娘的,只有毛绽的一纸“敕封祭文”。
那祭文中规定了横山娘娘不得违反凡俗律令,不得强迫百姓信奉,不得未经许可擅自扩张权柄范围、提拔从属鬼神等等。
祭文写得倒也四平八稳,限制详细,似乎很是妥当。
但那只是一篇寻常祭文而已!
如今那横山娘娘力有不及,肯于低头,未来呢?
更关键的是,此事如果朝廷也没有实质性的制约之术,最后也只是和毛绽一样进行“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