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仍在心斋层次。
不过这并不是说,陈仲与他分开这么久,苏元明就什么进步都没有。
正相反,苏元明进步极大。
从他气息抟炼之象中,陈仲分明察觉出,苏元明真气壮大,已是不比任何坐忘境界的修士稍差。
而且苏元明自始至终没有放松过动功的修行,肉身方面,锁精禁漏当是就在不久之后。
若是如此走下去,不出意外,一年左右就该受到退病关的考验,为突破感应做最终努力。
但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始终处在心斋当中?
似这般状况,陈仲也没有遇到过。
要说相近,前些年名声大噪的阳武管辂、管公明,似有几分类同。
管辂乃是从未修行入道,却一日之间破境感应。
陈仲听闻管辂故事时,正是决定帮助诸葛丞相,实现《天人星阶图》之大愿的时候。
当时陈仲主动前往阳武,希望能够将其延揽至季汉,共襄盛举。
奈何陈仲到时,遍寻管辂不见,只得了管辂一封留书,说他自己命格埤薄,不敢目睹高大之士,见则难享天年,求陈仲不要强行寻他。
不管这是管辂真的为他自己算到了这些,还是他不愿意与陈仲相见找的借口,话既然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陈仲当然也就没有再去强求什么。
只是管辂当日有对陈仲避而不见的能力,便可知晓,他一日之间破境感应的传言,不是虚假。
要知道,那时的陈仲虽然未曾突破感应,可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说躲就能躲的,真要那么轻易就躲掉了,陈仲青年之时惩奸除恶,也追不到几个人。
苏元明当下,与管辂像,却也不全像。
这种状况,或许与他自身有关?
毕竟人与人不同,哪怕是一般无二的道法,由不同的人修行,最终得到的功果,也会大相径庭。
苏元明的状况,还是要再看看。
陈仲将他修行以来,真正收下的第一个徒弟托起,伸手抓住了苏元明肩膀,左右检视一番,脸上不由自主露出欣慰来。
“又壮了些,甚好!”
陈仲轻声赞许,但看着苏元明露出一丝骄傲的表情,又不由得不想让他如此得意。
“只不知静功进展如何?早先盛斋兄与为师说过,曾将一册他亲手所录的《齐物论》赐下……”
听到静功二字,不等陈仲说完,苏元明便苦了脸,惴惴起来。
他委实是用功了的,只是无论如何用功,好像都没啥变化。
《齐物论》他也细细读了,里面的道理有没有全部搞懂不好说,特别是孔衍还用儒家修士的观点做了许多注解,不说那些与道家冲突、不合的地方,有些道理的解释和苏元明的理解不同,但居然读了也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