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雨仔细观看后,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在剪辑台上忙碌起来。她熟练地操作着剪辑软件,将几个镜头重新组合,使得整个片段的节奏更加紧凑有力。
然而,剪辑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每一个镜头的取舍、每一个转场的处理都需要反复推敲和尝试。李泰勋和林晓雨常常为了一个镜头争论不休,但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们的合作越来越默契。
随着剪辑工作的深入,新电影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李泰勋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商业作品,更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和梦想寄托。
在这个过程中,李泰勋也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对电影充满憧憬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刻理解的成熟导演。他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创作每一部作品。
重生的经历让李泰勋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和团队。他深知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多么不易,因此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电影事业中,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去感染每一个人。他的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团队成员们,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跟随他的步伐,共同追逐着电影的梦想。
首映式的临近让工作室内的氛围愈发紧张而充满期待。李泰勋深知,特效与剪辑的最终调整将直接影响影片的整体质量,乃至首映的成败。因此,他没有丝毫松懈,与团队并肩作战,力求在首映前将电影打磨至最佳状态。
特效室里,灯光昏黄而专注,郑浩宇和他的团队正围绕着电脑屏幕,对每一个特效镜头进行精细调整。李泰勋穿梭其间,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屏幕上的画面,与特效师们探讨光影、色彩乃至细微的动态效果。
“浩宇,我记得这里原本设计的是一场雨夜追逐戏,但现在的雨丝效果似乎还不够自然,能不能再调整下粒子的分布和透明度?”李泰勋指着屏幕上的画面,眉头微蹙。
郑浩宇闻言,立刻操作起鼠标,调出了特效参数界面,开始细致入微地调整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丝的效果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仿佛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股湿润与凉意。
“李导,您看看现在怎么样?”郑浩宇兴奋地将调整后的画面展示给李泰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