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陆家庄的十二万石粮食顺利运抵长安。
李世民指派房玄龄负责粮食的分配与赈灾事宜。
得益于陆通的十二万石粮食,李世民终于可以稍松一口气,对解决灾情充满信心。
后续的粮食已在运送途中,只需耐心等待,灾情便可得到有效控制。
退朝之后,李世民步入了长孙皇后的宫室。长孙皇后轻柔地为李世民按摩太阳穴,尽显温柔与关怀。
"二哥已许久未曾展露笑颜,莫非灾情已有解决之策?" 长孙皇后轻声询问,语气中满是关切。
"嗯,多亏了陆通,否则朕恐怕又要向世家低头。"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的悉心服侍下,身体与心灵皆感到放松。
"陆通?他是何人?" 长孙皇后首次听闻此名,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
"泾阳县一位大善人之子,亦是一位大善人。若天下能多些如他这般之人,该有多好。" 李世民感叹,对陆通的善举赞赏有加。
接着,李世民向长孙皇后详细讲述了关于陆通的事情。
"的确是一位大善人。不知二哥打算如何赏赐他?"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感到高兴,同时询问对陆通的奖赏。
"我打算赐予他泾阳县子的爵位。" 李世民提出了他的奖赏方案。
"恐怕朝中大臣们不会同意此举。" 长孙皇后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十二万石粮食远不足以换取一个子爵爵位。若真可以如此交换,世家大族定会毫不犹豫地向李世民献上粮食。
李世民心中明白,此举必会引发朝野上下的巨大争议与阻力,但他仍决定坚持己见,以此向世家大族展示自己的决心与立场。
李世民召见了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提及了赐予陆通爵位之事。
房玄龄与杜如晦明确表示反对赐爵,而长孙无忌则选择了沉默,未明确表态。
"非战时之际,封爵之事岂能如此草率。我等建议赐予陆通一些田地作为奖赏即可,不宜封爵。" 房玄龄与杜如晦建议,认为给予陆通田地作为奖赏足矣,不宜轻易封爵。
"无忌,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望向长孙无忌,期望他能支持自己的决定。
长孙无忌内心其实认同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建议,但他不愿直接驳斥李世民,以免伤及皇上的面子。
"陆明达高风亮节,赐爵亦非不可。" 长孙无忌言不由衷地支持了李世民。
房玄龄与杜如晦惊异地望向长孙无忌,面露难以置信之色。长孙无忌似乎已有所不同,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