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镇国公> 第145章 陆通入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陆通入宫(1 / 2)

在泾阳县的陆家庄内,陆通正聚精会神地规划着推广西红柿与辣椒的种植之计划。

如今之大唐百姓,多患有夜盲症,而西红柿恰可很好地缓解此症状,若能长期食用,好处实乃多多。

至于那辣椒,身为香辛料,于调味之事有着极大的用处,亦是需要大力推广。

陆通精心规划于陆家庄拨出一部分土地用以种植西红柿和辣椒,与此同时,让泾阳官府亦推广种植,官府不仅会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而且还会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进行回收。

同时,泾阳县亦会大兴土木建造加工工坊,将西红柿精心加工成番茄酱,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调料,以改善百姓之生活。

如此一来,官民皆能够有所创收,亦可增加诸多就业之岗位,实乃一举三得之良策。

陆通令王玄策派遣农业部门的官吏前来陆家庄学习并记录种植技术,以方便后续的推广种植以及指导相关工作。

王玄策自然是全力以赴予以配合,他对于泾阳侯的吩咐未曾有半点迟疑。

当然,王玄策亦需和中书省汇报此事,毕竟泾阳县直属中书省与陛下管辖,所有政策皆需上报核准。

中书省虽说乃是泾阳县的上级机构,然而他们并不会过多插手泾阳县之事,说白了,泾阳县的主事之人唯有李世民与陆通。

房玄龄凝视着那关于泾阳县的奏疏,心中暗叹,泾阳县又要着手开始推广新作物了。

“克明啊,泾阳侯又有新动作了。”房玄龄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疏,目光转向一旁正悠然喝茶的杜如晦。

杜如晦自从鬼门关艰难归来后,便开始注重养生之道,虽已重回朝廷处理政务,然而并不似往昔那般辛劳奔波。

“给我瞧瞧。”杜如晦轻轻放下茶杯,伸手接过了那封奏书。

“嗯,虽说此决定出自泾阳侯,但这泾阳新县令王玄策实乃一位大才,他将新政的诸多细节补充得极为详细,还精心制定了相应的托底政策,不让百姓存有后顾之忧,大善!”杜如晦不吝夸赞起了王玄策。

“是啊,泾阳县的每一任县令皆是有德有才之辈,不论是之前的陈忠、马周,亦或是如今的王玄策,皆为治世之能臣。也不知泾阳侯的眼睛究竟是如何长的,总能于民间发掘出这般人才。”房玄龄亦是不禁感叹道。

“此乃好事,能臣贤臣增多,咱们亦可更为轻松一些,后继有人总归比青黄不接要好得多。”杜如晦爽朗笑道。

“泾阳县的施政方针着实极具远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这才短短过了几年,泾阳县竟已能够在人才方面自给自足了,甚至上次科举外派出去的泾阳学子们皆已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房玄龄轻抚胡须,由衷赞叹。

泾阳县已然打破了以往士族长久把持知识的垄断地位,如今广开民智,可谓人才济济。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深知教育之重要性,然而泾阳县不比整个大唐,士族仍旧是推行教育、广纳人才之路上最大的阻碍。

房玄龄和杜如晦亦是士族出身,草莽之人想要土鸡变凤凰,实乃极其困难之事,万中无一。将其当做激励之目标尚可,但绝不能将其视作常识。

房杜二人着实算是无私为公矣,即便自身出身士族,却也一直在为天下百姓劳心劳力。

这亦是李世民为何如此信任二人的缘由所在,房谋杜断,犹如左膀右臂,正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