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寸战场上,梁良凭借军旅生涯千锤百炼铸就的过硬本领,拳风呼啸、身形矫健,每一击皆带着磅礴气势。那些流氓岂是他对手,在他凌厉攻势下,纷纷狼狈倒地、哀嚎连连。可怒火中烧的他,此时恰似脱缰野马,愤怒冲昏头脑,失了往日对力量拿捏的精准,拳脚失控,终致一人重伤倒地。刹那间,酒吧乱成一锅粥,音乐戛然而止,惊呼声、桌椅翻倒碰撞声响彻四周。警方接警火速赶到,警灯闪烁间,梁良从守护佳人的“英雄”,转瞬沦为被依法带走调查的涉事者,那身平日视作骄傲的军装,此刻于红蓝警灯映照下,沉重得仿若铅衣,满是刺眼与无奈。
这本是寻常治安冲突,却因梁良的军人身份,被嗅觉敏锐的媒体捕捉到“爆点”,继而掀起轩然大波。新闻铺天盖地报道,网络世界瞬间沸腾,网友们议论纷纷、各执一词。部分人赞赏他护花的果敢英勇,赞其为“真男人”;但更多声音聚焦于军人纪律层面,质疑这冲动行事作风,担忧如此莽撞者能否担当卫国重任,军队那向来严谨规范、如钢铁壁垒般的形象,在舆论风暴中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参谋长坐镇营帐,面对满桌如山的报道材料,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军队,作为国家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纪律与秩序是其立军之本、治军之魂,每名军人披上戎装那一刻,便承载军队全部荣光与尊严。梁良此次虽事出护人“义举”,可违规事实确凿,其冲动之举呈于大众眼前,无疑抹黑军队颜面。
内部研讨会上,处分梁良之事争议激烈。严守纪律一派义正言辞,法规条文明示,打架斗殴致人重伤,严重践踏军人行为底线,若姑息迁就,纪律威严何存?往后军纪岂不成一纸空文,众人效仿之下,军队将乱作一团。可熟悉梁良的战友们纷纷求情,声泪俱下讲述他往昔功绩,踏实敬业、训练拼命,执行任务从无退缩,此次纯因护人心切、热血上头铸错。且在军民关系敏感当下,若罔顾初心、严惩不贷,基层军人寒心之余,往后遇百姓危困,谁还敢果敢施援?
参谋长权衡再三,深知处分旨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教育梁良、警醒全军的“苦药”。斟酌良久,终下定论:给予梁良记过处分,削减对应绩效,责令其于全营深刻检讨,参与为期三月的纪律教育与情绪管控特训班。
梁良领受处分后,满心懊悔与自责,如遭重锤。林徽认为梁良不是冲动之人,事出有因,于是主动询问具体原由。而梁良苦于是跟娜娜在一起怕引起林徽误会,便没有坦白真相。
“算了!我打人本身也不对,该罚?”轻描淡写搪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