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芫将两份红封妥善收好。
原本柳氏还安排了马车送她们回药铺,但被刘嬷嬷拒绝了。
沈芫牵着刘嬷嬷的手,祖孙俩在街市上逛了一圈,打算买点肉菜晚上回去煲汤喝。
买东西时,沈芫听见街市上传来几声歌谣,连忙回头去看,便看见甜甜窝在一群小乞丐中间,几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唱着歌,脸上挂着欢快的笑意。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无论生活的土壤多么贫瘠,他们都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种下花朵。
沈芫结完肉铺的账,抬腿走进隔壁的包子铺,按照那些孩子的人头每人买了三个肉包子,让掌柜的亲自送到那些孩子手中。
掌柜的收了钱,麻利地装好包子送了过去。
沈芫看见那些孩子蹦蹦跳跳地接过掌柜手里的肉包子,嘴角扬起一抹笑。
人群之中的甜甜仿佛感应到,回头看向沈芫。
两人视线对上,沈芫朝甜甜挥了挥手。
甜甜举着肉包子,两只小手举到背后,像小鸟的翅膀微微张开,对着沈芫鞠了一躬又一躬。
沈芫摇头失笑。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沈芫请帮工和刘嬷嬷一同看店,自己拿着帖子去了南麓山。
已至深秋,南麓山红枫遍野,在雾气弥漫的晨光下,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山脚下的进出口全都被身穿甲胄的人看守着,应该是太守府的府兵。
今日这么多人聚集在此,确实需要这些府兵来保障这些书生才子以及达官贵人的安危。
沈芫递了请帖,被看守的人放进南麓山。
山脚有一处溪流,溪流旁临时搭建了许多风亭,风亭用四个相互连接的木桩撑着,外面罩了一层纱幔。前来参加宴会的达官贵人家的女眷可在此处休息。
风亭正中央摆着一面小茶桌,桌上放着笔墨纸砚,以及各式各样的点心果子和茶水。
沈芫在茶桌旁的蒲团坐下,看向亭外,亭外不远处的大榕树后,还搭起一间临时小厨房,灶台蒸锅一应俱全,天香楼的厨子们穿梭其中,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为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准备午宴。
怪不得柳氏吐槽王员外为办这场闻道宴花费了八千多两银子,这宴会准备得如此精心,可不就需要这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