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资金都在自己名下的账户。
加上燕姐在绵城这边打理的账户。
我们总共管理着21个账户。
管理和操作都很麻烦。
原因在于国内目前无法注册私募基金。
甚至公募基金都还没有诞生。
这21个账户,有些约定了盈利分成。
有些就是向东纯帮忙。
当我们发行私募产品之后。
管理和操作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赵蕾再点开新的演示页面。
“FIM注册成立之后,发行第一期私募产品。
我们会以港币计价,投资门槛是100万港币起步。
FIM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家是投资人。
大家购买FIM的私募基金之后。
资金都会集中到FIM开设的投资账户。
完成资金募集之后,我们的私募净值就是100。
如果我们获得了20%的投资收益。
那么净值就变成了120,收益率是20%。
按照海外私募行业运作的普遍规则。
我们会收取1%的基金认购费,1.5%的基金管理费。
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公司的办公和人员工资开支。
此外,大家可以通过赎回基金退出。
一年内赎回,费用是0.5%。
两年内是0.3%,三年内0.2%,三年以上是0.15%。”
赵蕾歇下来喝口茶水,又点开一页。
“海外私募基金的运营,主要有几种模式。
一是有担保,二是无担保。
FIM针对在座的各位,发行的是无担保产品。
第二,在收益承诺方面。
有不保本、保本和保本保收益三种模式。
我们为大家推出的是不保本产品。
不保本产品,投资人要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基金净值逼近80,也就是亏损接近20%之时。
我们会及时预警,提醒大家。
亏损达到30%,我们就会清仓止损。
第三,在收益分成方面。
我们会采取阶梯式分成模式,具体而言:
基金净值低于120,也就是收益率低于20%。
我们不收取盈利分成。
基金净值在120到200之间。
也就是收益率在20%到100%之间。
我们会按净收益的15%进行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