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也听沈老爷子的话送到了些到香满楼。
价钱比其他菜贵了十文,毕竟是新菜全县城独一份。
王掌柜照收不误,还说以后有了新菜一样都送来,价钱也好说。
为着麦收省事也为了少受罪,沈玉姝又鼓动沈安信买了一个碌碡。
这样便不用费人工使连枷一下一下的拍打。
村里的麦场地方不大年年都要排几天队才能轮上沈家。
今年置办了工具沈安信和隔壁王满仓一合计把自家门前那块空地收拾出来晒麦子。
沈家兄弟俩拿着钐子去山脚下割草练手引起村里人注意。
聪明人很快就猜出那物件是割麦子用的,不少人都来打听。
他俩也不藏私细细和每个来问的人说了做法。
更有人上手试了试,用过的没一个说不好的。
不过三两天钐子的做法便传遍大青村。
家家户户都放下手头的活砍竹子拆镰刀。
麦子抢收全看那几天的天气,如今有了便捷的法子自是能早一天收回来便早放一天心。
这也是沈家一开始就商量好的。
沈安信这段日子三天两头往城里跑,不知红了多少村民的眼。
有了这件事村民总不好再说沈家闲话。
人家这么大个人情送出手,谁还好意思再说什么。
村民把钐子做好后一时山脚下有草的地方全是光秃秃一片。
平日割草的孩子们也省了力气,只管守在那儿等大人割好直接捆回家。
沈安仁从麦田回来就看到侄女一手一个桶从菜地过来。
他凑上前主动接过木桶,“玉姝,这就是你说的西瓜?长的还怪好看。”
沈玉姝点头,连着守了几天终于被她等到两个长成的。
她从空间偷梁换柱了两个八四二四出来。
圆滚滚的瓜身上条条墨绿纹路不同于她当初打听到的白瓤西瓜。
进了厨房还不等她拿刀切,一声清脆“咔嚓”声响,竟自己裂了道口子。
鲜红的瓜瓤间有序的点缀着黑籽,清甜瓜香钻入鼻尖。
沈安仁忍不住凑近了闻,这种味道还没吃就让人甜到了心里。
沈玉姝顺着裂痕边切边问,“麦子怎么样,明天能收吗?”
“啊,哦,你爷爷说了连着几天都是好天气。
明天就收吧,咱家地少有了钐子也快。”
沈安仁嘴上说着话,眼睛却没从西瓜上挪开一分。
沈玉姝瞧见他这副神色有些哭笑不得,加快手下的动作。
又让他把柜子里平日用来装饼子的竹匾拿出来。
沈安仁迫不及待的端上切好的瓜回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