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8章 不服不行(1 / 2)

投石机段喜是见过的,但这种大体积的配重投石机他真没见过。

而且古人有一个习惯,为了壮大军威、增加威慑力,经常将这些攻城器械蒙上牛皮,画上张牙舞爪的怪兽,使之呈现出一种异常恐怖的造型。

唐炮营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要注意保密,所以在投石机非关键部位,利用皮、麻、草、树枝等物品,进行了多重伪装,是故包括段喜在内的阴晋守军,对这个庞然大物一无所知。

“吱扭扭扭扭扭扭……” 十名军士共同转动两大绞盘,巨大配重箱缓缓升起,数丈长的抛杆慢慢升高。

当达到指定刻度位置,炮手一声号令,用绳索将抛杆固定,将巨大的能量储蓄了起来。

你不得不佩服墨家的创新能力和开发水平,俱酒只是进行了一些点拨,黑匠堂的科学家们就心领神会,对唐炮进行科学改良。

例如:绞盘都用上铸铁齿轮和专用轴承装置,其升降的轻便性达到了极大提高;标上了标高尺度,发射的标准性也进一步规范;炮长、炮手、炮位、装弹手、令旗手等等都进行了科学分工,标出了不同站位。

凡此种种,不一而已。号称大改十八项,小改一百五十项,每个细微之处都倾注了战国最先进的技艺与水平。

可以说,今日的唐炮,已经与俱酒当年搭建的大型木头架子,不是同一物种,更不可同日而语。

填弹手手脚并用,将预先称过重的石弹装入弹袋之中,挂上经过多次测试而确定长度的抛射索,安装入抛射轨道之中。

炮长高声下令:“检查!”

“一号位,正常!”

“二号位,正常!”

“三号位,正常!”

“四号位,正常!”

……

“目标阴晋箭楼,三台齐射,预备——放!”

炮长大声下令,负责发射的炮手一剑斩断了固定索。

“呜——”

投石机的杠杆急速升起,配重箱快速落下,两者互相配合,将空气都打出了声音。

这种沉闷的低频音,会对人耳产生极大的伤害。曾经有一位长期参与唐炮改进试验的墨者,出现了听力减退现象。

好在汉国已经有了棉花,墨匠们就制作了简易的耳塞,专门给炮手匹配上,由此可见汉国的军工产业已经细微到了极致。

抛索带着弹袋在空中抡出一个标准的弧度,当杠杆到达力量的尽头,抛索另一头的滑钩自动松开,脱离了弹袋束缚的石弹,呼啸着冲向阴晋城的箭楼,而且是三架同时发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