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主将、魏国丞相公孙衍,被飞虎队的火药弹烧成了斑秃,胡子也烧光了一半,灰头土脸,完全没脸见人。
而组织第二轮攻击的齐军大将匡章,在几名亲卫舍命保护之下,被埋在砾石堆中。等到汉军停止了攻击,方才翻开盾牌,连滚带爬地回到联军营帐。
而汉军,仅仅是在联军的投石机攻击时,有六个人受伤,仅此而已。
中原诸侯里边实力最强的魏军、齐军被打得颜面扫地;韩军为保存实力一直龟缩在后;这一切,都让楚国大将景翠笑掉了大牙。
早知道魏、齐、韩这么不禁打,我大楚国早就北上平定中原了,和这帮猪队友组成联军,我景翠都觉得臊得慌,丢不起那个人呐!
公孙衍以治伤为名返回大梁,命魏将公孙喜统帅魏军,更主动将联军主帅的位置让给了景翠。
其实联军队伍里,以楚军出兵最多,实力最强。最初以公孙衍为主帅,主要是考虑到公孙衍是魏相的缘故。
但景翠觉得楚军出人出力,却没有指挥权,非常消极怠工,所以最开始的冲锋,以魏、齐之军为主力。
此时公孙衍退出,是想促使联盟更加团结,也令楚军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进攻。
景翠接任以后,立即升堂议事,主持下一轮进攻。
被打击之后的魏、齐之军,完全没有了进军初始阶段的嚣张跋扈之气,匡章抱恙列席,公孙喜不敢吭声。
韩国此次出兵不多,名将只有暴鸢一人。经历了河内惨败,目睹了函谷首战的暴鸢,一改往日的暴脾气,选择了隐忍不发。
这样一来,实力最盛的楚军,现任主帅景翠更加趾高气扬,决心打一场干脆淋漓的胜仗,让这些猪队友们开开眼。
作为楚国少壮派,景翠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他之所以敢于这么自负,主要是他手中掌握着一支战国神兵——申息之师。
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出兵北上,一举灭掉了申国和息国这两个小诸侯,但申国、息国士卒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抵抗意志令楚文王非常意外。
后来,楚国在申、息两地广募兵员,厚加赏赐,组建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胜仗的部队,人称“申息之师”。
申息之师在组建之初,不过是地方武装,称为“县师”。
但后来在晋楚争霸的“邲之战”中大放异彩,一举击退了称霸中原的晋国三军,一时名噪天下,在楚国内部的地位也迅速上升,成为楚国十分倚重的王牌劲旅。
而景翠家族的分封地正在申息故地,是故申息之师,几乎成为景翠一族的私兵。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得以率军出征的主要原因。
和魏武卒、齐技击、秦锐士、赵边骑这“四大强兵”相比,申息之师贵在传承久远,历史较长,而且一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特别是在这个时空里,魏武卒已经瓦解;秦锐士和赵边骑还没有形成,就被俱酒截了胡;齐技击已经先败了一场。所以轮得着的强兵,还真得看申息之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