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 第89章 临邛探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临邛探井(2 / 2)

胡南点头表示赞同,顺便扶正了靠在他肩上几乎睡着了的司星辰。

他看看外面大亮的天,又回头看打着哈欠硬撑的诸葛亮。

“孔明,要不今天就先休息吧,明天再去看火井。”

不行,时间紧迫,主公和蜀地都耽误不得,备马吧。”

诸葛亮强打起精神,摇起扇子企图驱散自己精神上的睡意。

千张弓和司北溟没有任何困意地开始收拾桌上的书卷,他们早就习惯了彻夜不眠。

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这样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

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火井天然气的文字记载。

而在西晋人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载:“临邛火井一所,从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武侯往视之后,火转旺......今不复燃也。”

这说明火井曾经因为诸葛亮的到来而昙花一现。

车队往县南驾马而去,路上皆是一片片成海的竹林,千张弓和诸葛亮都从马车窗探出头来,欣赏着路边的景色。

“先生,”胡南策马靠近他们,“道路狭窄,你们把身子探出来这么多,小心撞着竹子。”

“无碍。”诸葛亮朝他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在和千张弓先生讨论这些竹子的用法,听闻现在火井无法大量产盐是因为地下的火气太容易爆炸,寻常百姓很容易被炸伤,我想这些竹子能不能将火气导到地面上来,那会安全很多。”

他的话语中夹杂着兴奋,在风声中若隐若现,没有系统学过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诸葛亮却和现在的思想异曲同工般想到了压气导气的问题,并从角度、长度去思量做法,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再三惊叹。

“南崽!喂!你小心碰头啊!”

司星辰的呼声从后面传来,诸葛亮和千张弓看胡南的眼神也瞬间变得惊悚,胡南不明所已地回过头,“咚”的一声就撞上了一根粗大翠绿的竹子!

“啊!”

哗啦————

胡南被撞得掉下奔宵的背,带倒拉弯了一大片竹子,司星辰连忙“吁——”声停下马车队,跳下赤红把胡南扶起来。

药生尘和司北溟都从窗户探出头来,司星辰检查他没受什么伤后,看着他的样子,几个人都放声笑了出来,就连领兵的龙也噙着一抹笑。

“嘶,你们还笑。”

毕竟摔到了地上,胡南疼得龇牙咧嘴,哼哼唧唧地扶着奔宵的背站起来,千张弓揶揄道:“胡少商,你还是自己小心吧哈哈哈。”

胡南“哼”一声不说话,扶着腰,就准备驾马继续走,可司星辰却停在了原地,扯着胡南扒拉下的竹子。

“星辰?司星辰?嘿,干嘛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