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征服者在清朝> 第70章 开封府四面环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开封府四面环水(1 / 2)

征大人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开封府境内,这里是河南省的省会,位于黄河以南,是大清版图中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开封府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历史上便有“七朝都会”之称,是中原大地的核心区域,也是古代水运与陆路的重要交汇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开封府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北临黄河,南接大别山余脉。黄河自古以来滋养了这里的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土壤,使得这里成为中原的农业重地。然而,这条母亲河也带来了频繁的水患,让开封府多次陷入洪水的困扰。清朝初期,康熙帝和后来的雍正帝曾派遣大臣治理黄河,意图安定水患,但收效有限,黄河决口的问题依然对这一带的百姓生活造成威胁。

从开封府的城池结构看,这座城市采用了传统的四方布局,城墙巍峨高耸,围护着内外城。马车刚进城时,征大人便注意到城墙上的红砖在阳光下微微泛光。清朝时期的开封,虽然没有北宋时期的极盛辉煌,但依然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之一。城中以大相国寺为地标,周边分布着许多庙宇、祠堂和民居,展现了清代开封府作为一座文化古城的历史积淀。

开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在商贸上的独特地位。马车驶过通济渠的遗址时,征大人特别驻足停留。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了清朝已部分淤塞,但仍然能够看出它曾经带给开封的繁华与活力。这里的水路不仅连接了中原和江南地区,也使得开封府成为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征大人从车窗中远眺,发现河道两岸还有一些零散的商贩,依靠水运带来的货物谋生。黄河虽不再稳定,但它对周边经济的深远影响依然清晰可见。

再往城内,马车经过朱雀大街,这是开封府最主要的街道之一,南北贯穿全城。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商铺招牌高悬,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其中。这里的商人以南北货交易为主,不少货物从运河沿线运来,还有些货物通过陆路从山西、陕西一带运送过来。征大人特意让马车慢行,细细观察这些商人的交易方式,留心记录商贸活动的兴衰。他从侍从的低语中得知,这里的丝绸、瓷器、盐等货物远销四方,也有许多异域的香料和药材通过丝绸之路最终到达开封,成为市民的日常用品。

但开封府的繁华也掩盖不了地理位置带来的隐忧。清朝时期的开封,地势较低且临近黄河,水患几乎成为地方官员的心腹大患。征大人随行的侍卫悄声提醒道:“大人,这里的百姓常年面临黄河决堤的威胁,许多村庄一夜之间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这也是为何城外的田地时常荒芜,百姓难以安居。”征大人闻言点了点头。他透过车窗看到,城郊的农田确有部分荒废,土壤中夹杂着沙质泥浆,显然是长期遭受黄河冲刷所致。他心中暗自记下,决定待入城之后,详细了解这里治理黄河的方案和百姓的应对措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