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几日停留中,征大人决定拜访一位当地的学者,这位学者名叫李文斌,是一位年约五十的儒生,学识渊博,深受西安士人尊敬。李文斌先生的书斋位于西安城的西北角,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院内绿竹成荫,环境宁静。征大人到达时,李文斌正在院子里读书,见到征大人,他起身迎接,态度恭敬。两人一见如故,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对话。
“征大人,我听闻您此行是为考察民情民意,推动教育改革,真是为民造福之举。”李文斌先生说道,眼中透露出敬佩的光芒。
征大人微微一笑,点头道:“李先生过奖了。只是此次行程,实在是让我感受到,虽然大清国在某些方面有了进步,但我们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育,虽然西安的学术氛围浓厚,但更多的乡村地区却依然存在着缺乏教育资源的问题。”
李文斌听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您说得对。西安虽好,但周边的乡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学堂稀缺,很多孩子都无法读书。现如今,社会浮躁,许多人追求商业利益,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若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恐怕得从根本上进行调整。”
征大人点点头,心中暗自记下李文斌的话。两人继续讨论如何改进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制度,如何通过文化的力量唤起百姓的自觉。他深知,教育是社会变革的基石,唯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而这不仅仅是西安的责任,也是大清国所有地区共同的责任。
在西安停留的几天里,征大人的心情也渐渐沉淀下来。他感受到这座古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但也深刻意识到,西安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产,更是一座需要变革与发展的城市。正如他所看到的那样,繁荣的背后,依然有不少隐匿的困难和问题。回望大清国的未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这趟行程,不仅仅是一次考察,而是一个改变国家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