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的选址被定在了甘州府附近的一个小山谷内,那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是酿酒的理想之地。山谷四周被丰沛的水源环绕,地势平坦,周围的农田也与山谷紧密相连。征大人亲自监督酒厂的设计与建设,他亲自要求酒厂的建筑风格既要坚固,又要符合西北地域的实际情况。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梁柱,都经过了他细致的审查,确保在将来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酒厂的建设进展迅速。在百姓的支持下,酒厂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拥有了多个酿酒车间、储酒仓库、包装车间和销售中心。为了确保酒厂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征大人还特意从京城派遣了数名擅长酿酒技术的工匠,亲自为酒厂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他还聘请了一些专门的管理人员,确保酒厂的运营能够有序进行。
随着酒厂的建成,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曾经贫困潦倒的农民们开始从事葡萄和杏子等水果的种植,他们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而在酒厂工作的工匠、劳动力们也纷纷得到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酒厂的建成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的诞生,它还带动了整个地方的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和商业发展,为甘州府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尽管如此,征大人并没有急于庆祝成功。他清楚地知道,酒厂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成就,它更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如何让这个酒厂在未来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如何让甘州府的百姓能够在这项产业中得到更多实惠,是他接下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于是,征大人决定进一步推动酒厂的产品创新,提升酒的质量,逐步在周边地区打响品牌,为甘州府的酒业在西北乃至更广泛的地区市场中奠定基础。
他还提出了一项新的提案——建立一条完整的酒类产业链。除了酿酒,征大人计划引导百姓开设酒铺,发展酒品销售市场,甚至利用酒厂的产出开设一些酒文化相关的体验项目,让外地游客也能体验到甘州府的酒文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征大人希望能够将甘州府的酒业发展成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让百姓不仅仅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生存,而是能够在多元化的产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征大人的亲自推动下,甘州府的酒厂逐渐成为了西北地区一大亮点,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投资与注意。百姓的生活逐渐变得富足,县衙内的官员们也在逐步看到征大人这一系列措施带来的显着变化。
尽管甘州府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征大人的远见和行动力已经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无论是酒厂的建设,还是后续的发展规划,都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里的风貌,逐步推动着甘州府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