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吐鲁番的边境,炎炎烈日下,空气干燥而炙热。吐鲁番,这片被称作“火洲”的土地,四周是广袤的戈壁与沙漠,虽地理环境恶劣,却也孕育出了这片土地独特的生命力。征大人此行并非单纯的巡察民情,康熙帝的圣旨要求他亲自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其中最为紧急的便是修建坎井与剿灭横行已久的吐鲁番劫匪。
马车缓缓停在了当地县衙前,门前的尘土在烈日下扬起,仿佛与吐鲁番这片土地的坚硬与粗犷相映成辉。随着马车停下,县令与几名随侍官员已在门口恭候多时。征大人从车中走出,身姿挺拔,虽然风尘仆仆,但依然气度非凡。身旁的御林军和大内侍卫排成整齐的队列,气氛严肃而庄重,显然此次行程,事关重大。
县令亲自上前迎接,恭敬地行礼。“大人,久闻您的大名,今日见面,果然是气吞山河。”他微微鞠躬,眼中带着几分敬仰和期盼,毕竟,这片土地在清朝的疆域中地位特殊,治安和水源问题都亟待解决。而征大人此行,便是为了改变这种困境。
“县令不必多礼。”征大人微微点头,声音低沉有力。“此次前来,正是要与汝等一同解决吐鲁番的困局。既然到了这里,我便不再赘述,来日当亲自巡视民情,查清问题根源。”
县令答应着,便带领征大人进入县衙。吐鲁番的县衙并不像大清都城中的雄伟建筑,而是一座低矮朴素的院落,周围没有太多装饰,充满着简朴与实用的风格。众人坐定后,征大人直入主题。
“吐鲁番一带,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源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百姓每日靠天取水,生计艰难,常常缺水少粮,甚至流民之事时有发生。此外,吐鲁番的劫匪作乱已久,屡屡危及百姓生计,扰乱了地方秩序。这两件事,须当紧急解决。你可有良策?”
县令微微皱眉,显然面临的局面并不轻松。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吐鲁番确实困于水源问题,尤以坎井建设的迟缓,导致许多地方依然无法引水灌溉。至于劫匪,便是因为民间的困苦,使得部分人心生歹念,频繁作乱。若非如此,百姓也不至于因贫困而铤而走险。”
“既然如此,我便命令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同你们一道,解决这些问题。”征大人面色严峻,站起身来。“你们当地的军队力量有限,但此次我带来御林军的精锐,足以制敌。至于水源问题,我已下令你们开工修建坎井,增加灌溉设施,解决百姓生存问题。”
县令和一众随侍官员纷纷点头,显然对征大人所提的方案十分认同。在征大人的指挥下,行动迅速展开。
首先,修建坎井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御林军与当地民工分工合作,一时间,忙碌的景象遍布吐鲁番的大街小巷。每一口坎井的修建,都将直接影响到周边数百甚至上千人的生存,征大人亲自巡视,查看每一个井口的进展。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脚步,与工匠们交谈,了解施工的困难和进展。对于修建过程中的难题,征大人都会亲自指挥,动员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