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征服者在清朝> 第206章 驶入察隅的群山之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6章 驶入察隅的群山之中(1 / 2)

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缓缓驶入察隅的群山之中,沿着蜿蜒而险峻的河谷前行。察隅河湍急的水流拍打着两岸,桥梁的断缺让交通变得极为不便。当地县令早已接到消息,亲自迎接征大人并汇报了当前的困境。他表示,河谷中断的桥梁不仅阻碍了百姓的日常通行,也对贸易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征大人深感此事关系民生,决心联合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协助县衙共同修建一座坚固的桥梁。

当晚,县令特意设宴款待征大人及随行人员,并召集了当地的工匠头领前来商讨修桥的细节。察隅地区地形复杂,河谷深切,架桥绝非易事。征大人与工匠们深入探讨,最终决定采用传统藏式木桥结构,并结合内地的先进工艺,以保证桥梁既坚固耐用,又能融入当地的自然景观。工匠们根据河流的宽度、流速和两岸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征大人一一审阅后选定了最适合的方案,并亲自下令次日开始动工。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征大人便带着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前往工地。察隅的百姓也闻讯赶来,他们有的自发带来工具,有的捧着热腾腾的酥油茶为工匠和士兵们送行。河谷间热闹非凡,大家齐心协力,为修建桥梁而忙碌着。御林军负责搬运木料和石块,利用他们的力量优势将沉重的建筑材料从山林中运至工地;大内侍卫则负责维护秩序,确保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他们训练有素,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干练和高效。

征大人亲自参与了修桥的关键部分。他站在工地中心,身着锦缎长袍却毫不拘泥于形象。他仔细检查木梁的质量,并指导工匠将每一块木材牢牢固定。他还提出了在桥墩中加入铁链加固的建议,这一提议得到了工匠们的赞赏。他的决策让工程进展迅速且安全,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井井有条。

察隅的河水湍急,工人在搭建桥墩时面临很大困难。征大人见状,调遣御林军和大内侍卫组成两队,一队在河岸拉起绳索,以固定脚手架;另一队则潜入冰冷的河水中,在河床上设置基础石块。士兵们无惧严寒,奋力完成任务。看到这一幕,当地百姓感动不已,他们纷纷加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征大人和士兵们的感谢。

架桥过程中,当地百姓也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年长的藏族老人提议在桥墩底部铺设一层鹅卵石,以增加稳定性,并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珞巴族和门巴族的青年人则自发组织,利用藤条和树枝编织支撑绳网,用来运输工具和材料。他们熟练的技艺为工程节省了大量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