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征大人微微一笑,说道:“民间疾苦,书信中可见。此事虽小,却能反映百姓对官府的期望。陈县令,你是否已经着手解决?”
陈志远立刻答道:“此事下官已责令相关部门筹划,经费正在调拨中,预计两个月内便可动工。民意堂设立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直面百姓声音,缩短沟通距离,也让官府能更高效施政。”
征大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表扬道:“此举甚好,若能推广到各地,定能让官民关系更加和谐。”
随后,陈志远带领征大人前往后院的档案馆,这里保存着广州府的各类文书记录,包括外商贸易账簿、赋税记录、以及地方建设规划等。征大人驻足片刻,翻阅了一本册子,发现其中详细记录了广州府近年来对河道治理和城市扩建的投入。他不禁感慨:“如此细致的规划,足见陈县令的用心良苦。你不仅是岭南的好官,更是大清朝廷的栋梁之才。”
陈志远谦逊地说道:“多谢大人厚爱,下官不过是尽本分罢了。唯有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官员真正的成就。”
会谈结束后,陈志远准备了简单的茶点招待。征大人品尝着广州本地特产的柑普茶,感受到茶香与橘皮的甘甜融合,不禁为岭南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喝彩。他说道:“岭南虽地处南陲,却是大清的重要门户。广州府的繁荣,与你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离别之际,陈志远依依不舍地送征大人至衙门外,街道两旁的百姓挥手相送。征大人登上马车,笑着对陈志远说道:“岭南风貌,今日一见,不虚此行。陈县令,继续努力,我期待下一次再来广州时,能见到更大的进步。”马车渐行渐远,留下广州府百姓的欢呼与感叹,也为这座商贸重镇增添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