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喝了点酒,杨云帆说:“这次不来就算了,下次在说,但我觉得你俩也不能这样,不行就收两个徒弟,带带新人,看看那个合适培养一下,天天这么盯着,那不累坏了,以后药越来越多,看不过来,你有经验,懂药,那以后就做个技术指导,让下边人干去。”
杨爸说:“咱俩想一起去了,我现在物色了一个,人挺实在,也挺爱学,正考察中。”
“什么样的人。”
“外招的大学生,人挺老实,说不好听的有点死性,认死理,可干咱这行的不就得这样吗?”
杨云帆说:“是,咱这行和别的行业不太一样,有些死理必须认。”
“可不,其实咱村里有人找我了,让我收他们家的孩子,我没同意。”
“为什么呢,资质不行?”
“那都小事,笨咱可以多教,不怕笨,就怕太聪明,总想走捷径,另外以后收药全是乡里乡亲,你说家乡人,他能不手下留情吗?那这么干,咱这厂子还能行?”
杨云帆心想,杨爸这格局眼光一直在线,要不人家得好报了呢,投资一个杨云帆,比干几个企业都合算。
杨云帆说:“您心里有数就行,早点培养出来,好把你俩都解放出来,以后虎子我有大用,让他别局限在一个岗位上,各个方面都熟悉一下,等历练历练,让他一点点接手厂子。”
杨爸说:“我看那,你也不用着急,虎子还小,先干着,你爷爷那时候制药,讲究的是药材加炼制手法,现在厂子了,是药材加制作工艺,机器是固定的,那药材就很重要了,咱们爷俩给你看好药材关,我看问题就不大。”
杨云帆点点头说:“您心里有数就行。”
饭后,杨云帆将老两口领到旁边的小院,对杨爸说:“这个是我最开始买的那个,一直留着呢,我打算留给虎子,以后在京城,也算有个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