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心灵的赎还之路> 第132章 全力筹备,共铸辉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全力筹备,共铸辉煌(1 / 2)

破晓时分,晨曦如丝缕般轻柔地穿透那淡薄如纱的云层,纷纷扬扬地倾洒在桃花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村子里,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格外嘹亮,恰似一曲激昂的号角,与村边潺潺的溪流声相互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活力满满的晨曲。蜿蜒的村道上,早起的村民们已纷纷开启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晨光中被拉得长长的。有的村民肩挑着水桶,步伐稳健地朝着溪边走去,桶里的水随着脚步微微晃动,波光粼粼;有的村民扛着农具,带着对土地的热爱与期待,大步迈向田间,准备迎接新一天的耕耘。

陈伟和张小梅并肩走进村委会办公室,屋内的光线随着他们的进入而被搅动。只见办公桌上杂乱却又有序地堆满了各类关于桃花村历史文化的资料,这些纸张像是承载着岁月记忆的使者,正是他们筹备编写故事集的重要素材。陈伟随手拿起一本有些泛黄的册子,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对资料完整性的担忧:“这些资料还不够全面,咱们得再找找老一辈的村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肯定知道更多鲜为人知的村子故事,那些故事里藏着桃花村的根。”

张小梅认真地点点头,眼神坚定而充满干劲,她迅速拿起一支笔,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快速记录下任务:“好,我今天就去走访几家。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尘封多年的古老物件,到时候放在文化讲座上展示,让游客们能更直观地感受桃花村的历史底蕴,肯定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说着,她的眼中闪烁起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游客们围在古老物件前,好奇又惊叹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村子的另一头,负责邀请专家的年轻村民小李正坐在自家院子里,神情专注又紧张地忙碌着。他的面前摆放着一部略显陈旧的电话,手中紧紧握着一支笔,面前摊开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关键信息。“您好,请问是民俗文化专家王教授吗?我们是桃花村的,一直听闻您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我们村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想邀请您来我们村举办文化讲座,给游客们讲讲咱们桃花村独特的民俗文化……” 他的语气诚恳至极,额头因为紧张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经过一番漫长而耐心的沟通,电话那头终于传来肯定的答复,小李瞬间兴奋得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笑容:“太好了,王教授答应来了!” 他一边欢呼,一边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心中满是成就感。

在农事体验区,为亲子研学活动精心准备的农田里,几位老农正弯着腰,认真地指导年轻村民布置场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缓缓蹲下身子,粗糙的大手轻轻抚过土地,然后指着一片区域,耐心地说道:“这里可以设置一个小标识牌,用上好的木板制作,写上农作物的名称和生长周期,最好再配上一些简单易懂的图画,让孩子们一看就明白。”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而此刻,他的眼神中透着对即将开展的亲子研学活动的认真与期待。

“好嘞,我这就去准备。” 年轻村民一边响亮地回答,一边在本子上快速记下要点,随后脚步匆匆地跑去寻找合适的木板。他穿梭在村子里,询问着每一户人家,终于在村尾的一户人家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旧木板,他如获至宝,扛着木板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农田。

在乡村文化体验街,老工匠们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木雕的尝试中。一位年轻的工匠正独自坐在角落,对着一块光滑的木头发愁。他的面前摊开着几张画满草图的纸张,可他总觉得不够满意。他想要设计一个既时尚又能完美体现桃花村特色的图案,却一时灵感枯竭。就在他满心焦虑之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孩子。想想咱们村子的标志性元素,比如村口那棵见证了几代人成长的大槐树,把它和现代的几何图形结合试试。” 老工匠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他拿起刻刀,在木头上轻轻比划着,一边比划一边给年轻工匠讲解着设计思路,从线条的走向到图形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透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