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加紧去工地吧,他这样搞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古大仲最恨形式主义。
刘家,晚饭后,刘正茂故意坐在堂屋里,刘圭仁问:“正茂,你不去找鹿青他们玩?”
“爸!我找你有事。”刘正茂回答。
“什么事?”刘圭仁好奇的问。
“大队要开豆制品作坊,我给大队推荐了你,想请你去大队豆制品作坊做技术顾问。”刘正茂告诉刘圭仁这个消息。
“什么?让我做技术顾问?”听到有人看重自己的技术,刘圭仁还是有点小激动。
“可我这身份,不适合去你们大队做事吧?”前几年批斗搞怕刘圭仁了。
“老王比你的身份更大吧?他都在大队饲料厂做技术员,你这点身份算什么?爸,还有合适的退休工人吗?叫上两个人一起去,大队会给工资的。”
“那去了,要做多长时间?大约多少钱一月?”刘圭仁问。
“大队只种了五十亩黄豆,把这点黄豆做完就要停工,最多三个月时间。每月工资只能给五十块。”刘正茂回答。
“那我问问杜家卫,他退休在家没事干,做就几十年豆制品,技术也没的说。”
这个杜家卫,是刘圭仁开作坊时,请的第一个工人,1958年公私合营时,跟刘圭仁一起进了蔬菜公司,现在已经退休。刘圭仁对他的技术很放心,推荐到儿子大队去做事,不会给儿子丢脸。
搞定豆制品技术人员后,接下来是找做面条的设备和技术、酿酒技术和设备。按原先设想,刘正茂找市府杜副主任帮忙。
在刘正茂汇报樟木大队厂房建设进度后,杜副主任给刘正茂写了张条子,让他去找白沙酒厂的厂长,帮忙找几个技术员支援樟木大队。
等找到酒厂厂长时,对方并不热情,只是带刘正茂在酒厂仓库看看,车间都不让进,然后回复刘正茂请酒厂派技术员的请求:“小刘同志,我厂生产任务太重,实在没办法给你们大队派出技术员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