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一下要裁减江西五十名,而且做官的都不能当京官,这样的大事他哪能自个儿打板拟批呢?
其他三个大学士李东阳、王鏊和杨廷和当然不干。
他们一看到焦芳的批示就跟他闹起来。
焦芳虽然年过六旬,脾气还是大得很,一上火就双眼红赤,粗着脖子大声嚷起来:
“江西有什么好东西呢?宋朝王安石、元朝吴澄不都是江西人?我看江西的乱臣贼子应当向天下公示,从今往后不要轻用江西人。”
杨廷和忍着气说:
“你因为一个盗贼将江西人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要裁减江西的解额,内阁这么处理事情能让人心服吗?什么地方没有出过奸贼呢?再将宋、元人物也翻出来,就不怕贻笑天下吗?”
焦芳脖子一梗说:
“难道不是这样吗?江西出过这么多乱臣贼子,内阁用人不予考虑,是对国家不负责。”
杨廷和年轻气盛,文斗搅不清就想来武斗,他捏起拳头要往焦芳身上招呼。
李东阳和王鏊忙劝住他。
李东阳比较了解焦芳,而且这事也不是内阁说着算,票拟其实就是请旨定夺,最后打板的是刘瑾。
他私下里对杨廷和说,跟焦芳论理徒费口舌,还得罪他,不划算。
后来刘瑾拍板,同意裁掉江西五十个名额。
李东阳等人据理力争没能说服他,便想利用张彩出面摆平。
张彩已升任吏部右侍郎,因为用人问题跟焦芳也有矛盾。
原来焦芳仗着刘瑾撑腰和阁老的身份,不时开出名单要张彩照单提拔。
张彩应付不过来,不能全如焦芳的愿。
但他跟刘瑾也是铁杆子,应付不过来就不大买焦芳的账,两人的关系有点紧张。
李东阳想利用他们的矛盾,通过张彩摆平这事。
这天,李东阳和杨廷和约张彩赏花。
张彩也不知怎么搞的,首辅和次辅联袂来访,他竟没有出门迎接,而是让门吏转达他的意思,请他们先行去赏花,他随后就到。
杨廷和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东阳比他入阁早得多,肚子撑大了,不当回事地笑道:
“张侍郎竟将我们俩人当他的僚属对待。”
杨廷和没有吭声。李东阳接着说:
“为江西五十名举子,丢脸皮也是值得的。天下有几个人能像你十二岁就中举人,像我十八岁就中进士?大多数人熬白头发也没能得到功名,相比之下我们受点委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