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20章 山西实业公司(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山西实业公司(二)(2 / 2)

李志坚得知是阎锡山亲自下的命令,知道阎锡山是在帮他,所以马上又去求见阎锡山,提出给督军府再赠送一百辆,对于李志坚的好意,阎锡山也没有拒绝,拿这些自行车做人情也不错,毕竟自行车也不是小件,况且自己也没有白拿李志坚的,他下令购买的一千辆车,利润肯定比这这一百辆车要多。

现在自行车的销路是有了,最让李志坚发愁的反而是原料,由于太原的钢厂生产的钢要优先供给兵工厂,所以生产自行车的原料供应并不能完全保证,限制了产能的扩大。

有了销售自行车的收入,李志坚决定建立自己的炼钢厂,太原周围就有好几座高品质的铁矿区,太原兵工厂使用的是太原北的矿区,在城南不远处还有一座富铁矿区,为了减小运输压力,又方便工人上工,并兼顾安保,李志坚设计将炼钢厂直接布置在了城南墙根处,设备还是从美国购入。

李志坚也知道新钢铁厂的规模也不大,也只是解除自行车生产上的制约,想要山西产业整体上一个台阶,还是要着重发展工业的基础——钢铁。

他之前通过美国引进的几套中小型炼钢设备,都属于小打小闹,对于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实力的提升,实际上只是有一些聊胜于无的意义,但是发展大钢铁产业,就需要庞大的投入,以他的财力和现在山西的实力,根本不具有这种能力,并且李志坚知道,现在到全面对日开战,也根本没有几年时间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如果这个时期利用好了,山西乃至全国的局面会好很多,如果抓不住,那么还会和上一世中国人民的抗日形势一样,历经艰难而最终胜利不被承认,民族的耻辱心始终没有洗刷,也最终没能抑制住日本的再次崛起。

于是李志坚马上起草了一份向外国银行贷款的建议书,想要破局,必须向外面借力,而这个力首先就是财力,以此来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钢铁产业。

要发展较大规模的钢铁产业,这后面有着庞大的配套工程,首先要有足够储量的铁矿区、煤矿,第二要有足够的开采能力,第三要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来运输矿石,这既包括铁路线,也包括火车头和大量的运输卡车,第四要有足够多的产业工人,第五要有足够大的炼钢厂,这些还是最基本的,其他细微的配套项目更多,需要的资金绝不是他那点小打小闹的资金可以解决。

然而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山西的实力会上升好几个台阶。李志坚知道现在自己虽然在阎锡山面前有了一些面子,但是实际还是一个人微言轻的角色,对于如此大的战略安排,他不认为自己一个人可以推动,所以李志坚也只能两手准备,先自己的行动,能推动一点算一点,至于向外大规模贷款的事情,则是只能建言,是否采纳那就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