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在中原大战之前有十几个军,人数最高峰时达到了近三十万人,在中原大战之后,作为失败的一方,被逼迫进行裁军,并且由于少了平津二地,财政收入也少了不少,所以就将军队的规模压缩到了十五万左右。
在阎锡山的机要秘书将情况都念完之后,阎锡山没有立即询问几人的意见,而是先定下基调,“这次扩军,我们要低调,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关注,所以基本原则是不扩大编制数量,就是尽量在现在的编制里面扩充人员,并且使我们现有的编制更加合理科学,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诸位有什么意见都说说。”
这次谁都没有先开口,于是阎锡山就点名,直接让李志坚先说:“振武,扩军的意见是你提出的,具体怎么扩军,你先讲讲你的想法。”
李志坚马上站了起来,但是被阎锡山挥挥手示意坐下说话,于是又坐下道:
“是,阎公,志坚认为现有的编制中如果对班、排、连等编制进行改变的话,涉及改动有点过大,现有的组织、后勤、火力配给制度等都要改变,而这些都是经过我们多年经验总结下来的安排,所以我建议不要改动基本结构,最好就在团一级进行扩编,原有的体系不动,针对我们的敌人的特点增加一些技术兵种和配套人马。
我们现在最大的假想敌即日军,通过“一二八事变”和热河长城抗战,我们可以发现,日军现在的机械化水平在上升,关东军中的坦克比例现在已经比较高,而我军现在没有配备编制化的反坦克反装甲武器,经过前线反馈,PK37战防炮对日军坦克就有足够的威胁,这个炮我们太原兵工厂现在已经量产,完全可以给每个团中配备2到3门,组建一个战防炮排;
除此之外,团一级光靠迫击炮,射程太短,如果对面日军有一个大队,那么日军大队配给的九二步兵炮可以打到我们,我们团一级则完全没有反制能力,而我们改进的晋造13式山炮的性能完全可以压制九二步兵炮,新炮的重量减轻后,机动能力可更强,完全可以给每个团也配备两门组建一个山炮连,这些都是我们自产的武器,补充也容易,之后团一级的战斗力会再上一个台阶。
在设立山炮连和战防炮排之后,可以和原有的迫击炮连合并,组建成一个炮兵营,这样有利于统筹管理和后勤保障。
同时,在团一级可以再增设一个连队,以警卫连或者侦察连的形式,既可以将团部独立出来,增加下面部队的独立性,还可以给部队扩充一些力量,实现扩编的目的,我初步算了一下,这样扩充下来,可以为部队增加三万多的兵力。”说完之后,李志坚用眼神表示自己要说的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