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三团在给娘子关一线各军分发武器弹药时,尉迟凤岗按照李志坚提前安排给他的任务,对到了娘子关的客军各部都进行了初步的摸底,虽然各部都是只想接收装备弹药,不想让晋绥军了解他们的情况。
不过李志坚早已预判到了他们的态度,在民国的地方部队中,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吃空饷的问题,所以教导三团也没有强迫,在送装备的时候,还带着几万套棉衣和棉鞋,这些都是李志坚通过山西实业公司采购的。
在娘子关一线的部队,很多部队的根本没有携带棉衣棉鞋,此时天气日渐寒冷,李志坚相信他们根本拒绝不了这个诱惑,但是李志坚的要求是,每个人必须亲自来领,不得代领。
此时各部长官都不再明着阻拦,都当起了鸵鸟,晋绥军又不是军政部,各部队也对晋绥军的心思摸得清楚,晋绥军就是想看下他们的实力,是不是能守的住娘子关。还能给部队每人发一套棉衣棉鞋,这可是解决了他们现在的最头痛的问题,子弹不多不影响他们带部队,但是没有棉衣棉鞋,士兵肯定不会安分。
在各部长官们的放任之下,尉迟凤岗倒是将娘子关一线的客军的基本情况摸了一个大概。但是经过这么一摸底,尉迟凤岗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部队的装备水平不是一般的差,真的如李志坚所料,所有部队加起来都没有几门火炮,有些部队的枪甚至都是最差的老套筒,尤其是川军的41军。
川军在四川本来也有自己的兵工厂,尉迟凤岗很疑惑,川军再怎么也不至于穷成这个样子,还是下面的人通过套话才给了他答案,川军原本的装备虽然不算好,但是的确没这么差,是临出川的时候,川中的长官觉得抗战是国家的事,他们能出人已经不错,武器弹药需要国家来出,所以就将手中的武器换成了最差的套筒。
看着一个个穿着单薄,武器简陋的川中子弟,尉迟凤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是将手中的武器和棉服棉鞋分发给了他们,他准备让教导三团的炮兵教川军使用迫击炮,没想到对方回答他们会用,在一番示范后,教导三团的人才知道这些川军的确是会使用迫击炮的,并且战力也不弱。
不过这才正常,川中军阀混战多年,士兵们早就磨练出来了。教导三团将给41军的武器份额都给了他们后,41军的装备才有了一点看头,最起码有了一战之力。尉迟凤岗也有点佩服李志坚,不是他的争取,川军手上根本没有应手的武器,一支强军要不就被白白的葬送了。
在建立了初步信任后,教导三团就给这些客军军官们讲解娘子关的地形,着力讲了娘子关地形的特点,并共同推导出容易防守的支撑点,容易被进攻突破的薄弱点,同时发动当地群众,帮助客军构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