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70章 转驻晋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转驻晋北(1 / 2)

李志坚返回了忻口前线时,新三师已经在做换防的准备工作,按照他和阎锡山请战,新三师要到晋北去,在他还在路上时,二战区的电令已经到了新三师。

现在忻口阵地上还有61军的其他两个师,阎锡山没有给这里继续增加部队,所以新三师的阵地被61军的101师和66师分摊接防。

李志坚则率领新三师到达平型关,平型关的地形适合打防御战,更适合搞伏击,之前的八路军115师就在这里打过一场和日军第五师团辎重部队的伏击战,李志坚想在这里看情况,能不能再从日军身上占点便宜。

阎锡山在电报中提出给李志坚的队伍中增加一些老兵,增加老兵的比例。阎锡山知和李志坚都知道随后要面对的状况,如果在晋北能给日军放放劲,那么忻口就可守,否则一旦忻口有失,那么太原也必不能保,多少年的心血就完全付之东流。

所以李志坚要面临的就是最凶险的局面,日军之凶悍晋绥军都亲身经历过,上次日军兵力不足,没有和进行袭扰的教导旅多纠缠,但是下一次的时候,日军兵力上肯定会比较雄厚,到时候袭扰游击想要取得成果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新三师中新兵的比例几乎将近七成,要面对如此凶险的情况,局面的确是更加艰难。

对于阎锡山要给他增加一部分老兵的好意,李志坚经过考虑,最终决定不予接受,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一是存在管理磨合的问题,现在部队的体系已经形成,如果其他部队的老兵到来,容易在管理上出现矛盾,影响军心士气;二是将其他部队的老兵抽出来,必然影响其他队伍的战斗力,也容易造成和其他部队的矛盾,大战在即,部队之间的精诚合作非常重要,不能以小失大;三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补充的新兵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李志坚认为还是自己由自己来练兵,到时候指挥方面也更加顺手。

不过李志坚向阎锡山提出要增加新三师的棉衣棉被以及帐篷等供给,大冷天在野外驻防,必须先解决部队的保暖问题。阎锡山也知道晋北的情况,所以在李志坚的申请的基础上,还额外批了一些经费,用于采购取暖的炉子和无烟煤。

阎锡山还给了李志坚一个意外,在他拒绝了阎锡山增加老兵的好意后,阎锡山下令陈长捷,将61军的炮兵团分了一个炮兵营来加强他,晋绥军的所有军属炮兵团都是列装的36门改进型的75毫米山炮,每个营12门,加强六个团各自配备的2门山炮,这样新三师可以支配的75毫米山炮的数量就达到了24门。

在到了新驻地后,由于不知道日军会在什么时候来犯,所以新三师就只能抓紧每一天的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当做是战前的最后一天,拔苗助长也顾不上,一切以实战为出发点,只要能提高战斗力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