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74章 出战敌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出战敌后(1 / 2)

在骑一军用地雷阵大战日军时,李志坚也在一直琢磨,这一战中他的新三师怎么打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从大的战术方面讲,想要赢得此战,必须充分发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将战线拉长,进而使日军在沿线的运输上进行分兵,最大限度的利用山西表里河山的地形。

所以当初他将新三师带到了平型关,而不是在雁门关处,雁门关的地形虽然也不错,但是距离忻口太近,不利于空间的展开。

平型关还有个优势,就是有直接穿过浑源到达大同外围的道路,是个三角位置,可攻,又有良好地形可守。

日军第五师团将大同作为前线指挥地和出发地,但是物资主要是通过张家口向大同进行集中。二十六师团和一零八师团、野战第二重炮旅团从北平出发,主要补给只能是自行携带,如果想要补充,则需要从大同方向来接济。后续补给如果继续走平型关一线,以这一线的地形,没有大军护送,很容易被劫断。

现在新三师这点力量,想要掐断大同到日军前线的联系难度很大,骑兵军有机动优势,他的新三师都是步兵,面对如今大军,以日军的耐力和机械化水平,和骑一军一样使用雷场战术未必能能取得好效果。虽然该布雷的紧要地方还是要布置,不过最多只能起到一些迟滞的作用。

并且他一个新兵超过七成的师,硬扛现在士气正高的二十六师团和一零八师团,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最好的战法就是出其不意,打蛇七寸。

现在从大同到日军前线的力量是最强的,大同后方则估计没有多少力量,日军这次北线三个多师团同时进攻,一定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后方不会再预留大量的预备补充队伍。

李志坚认为现在日军的软肋就在大同后方,就如同一个人蓄力将拳头挥舞出来,那么拳头指向的方向,力量肯定是最强,但是他的腋下,绝对就是薄弱之处。

现在他的新三师在平型关周围也不是秘密,以日军的情报侦察能力,不可能了解不到。所有人都觉得新三师在平型关是用来阻挡涞源方向的敌人,面对两个多师团,绝对要全力以赴,那么在大同后方,估计就不会太过防备。

于是李志坚将两个旅长李杰和林奇叫到他这里,询问谁愿意率军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林奇是副官出身,当初来到教导旅也是为了镀金,这次有幸随着教导旅一起升格,成了旅长他已经满足了,从内心将并不愿意独自领兵到危险的敌后去。所以是打定主意不说话,看到林奇不表态,李杰有点戏谑的看着林奇,他跟了李志坚多年,自然猜到李志坚的意图。

于是李志坚就开始点将,直接让林奇率军前往,林奇再也憋不住,脸色涨的通红,嘴上嘟嘟的想说什么,但是一直没有说出来。看到林奇这个样子,李杰也是拱火,说是后方多么危险,补给多么不畅,到时候增援如何不利,这可是九死一生的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