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91章 风起(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风起(二)(2 / 2)

陈长捷说完之后,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是当下摆在台上的问题,必须赶紧妥善处理,否则之前所有的成绩都容易因为之后的一次失败就付水东流。

阎锡山也明白这个事情,他在会上问大家,就是征求一下意见,见众人再没有要说的,现在情况也不紧急,至于扩军要怎么扩,他还要下来再想一下,就决定散会。

在散会前,阎锡山和傅作义说道:宜生留一下。阎锡山想和傅作义再叙叙旧,毕竟这么一别,就不知道何时再相见。

“宜生,你素来最有想法,会上你也没有发言,这里就我们二人,你讲讲你的意见?”两人阎锡山的书房里,两人坐好后,阎锡山问道。

“阎公,会上治安说得也比较有道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我晋绥军要想生存,就必须扩军,关键是由谁为将,兵何处来。

我认为楚晴波虽然作为参谋长,作用巨大,但是前线缺大将,楚晴波是知道兵之人,在前线领兵,必为地方之柱石。

现在的后起之秀中,李振武忠勇俱全,在两次会战中都表现惊艳绝伦,我观之堪当大任。

我晋绥军,最多不过扩展二军,再扩,一是力有不及,二是易招惹是非,需慢慢顺势而为,暂时可先编制一军,待李振武再立新功之时,再设立一军。当下先搭建框架,招募兵员、训练新兵。

我认为兵员来源有之三:一是预备役团,已经有所气候,可直接拿来,辅以老兵,可缓解当下之危;二是李振武当下指挥的晋北游击区队现有十几个,每队几百人不等,这些人经过战阵考验,稍加规范,亦是可战之兵;三是吸纳社会青年,公而告之,借本次胜利之际,在各地设立招兵点应可招纳不少兵员。

预备役团在整编之后,需继续新设,使之成为我部后备兵员之源泉,不可就此打住,有预备役团在地方,也可保境安民,稳定乡祉”。傅作义沉思一会,将自己肺腑之言说了出来。晴波就是楚溪春的字,现在担任晋绥军的参谋长,也是阎锡山比较信任的人。

阎锡山点了点头,傅作义说得这些,有些他也想过,傅作义推荐的二人,也都是他非常看好,准备加以重任的人,但是他之前没想好该怎么用,傅作义说完后,他也觉这样的安排的确非常恰当,也是当下做好的安排了,心里当下大定。

于是就不再说这方面,而是说起傅作义到绥远应该注意的事项。傅作义看阎锡山也心中已有决议,也就不再说那些,而是和阎锡山说起以后山西和绥远互相沟通协助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