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沂作为阎锡山的老乡,一直担任警卫工作,深的阎锡山信任,让他来暂一军,也是一种无声的监督和威慑。
李志坚从内心对阎锡山的布置深表佩服,到底是年老成精,滴水不漏。
为了加强暂一军的力量,阎锡山在杜春沂蒙到暂一军报到的时候,将他一直带的那个警卫旅中抽了一个警卫团也编入暂一军,一方面是补充暂一军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帮助杜春沂,有了一些嫡系力量,可以防止被架空。
阎锡山对于李志坚不怎么看的上林奇的事也已知道,不过是也是这次和王崇俊和林奇任前谈话时才知道。虽然对林奇有点失望,作为一个军人,林奇有点太过胆气不足,不过都是从他督军府出去的人,他也要力求避免杜春沂和林奇一样的遭遇。
并且阎锡山经过考虑,晋绥军其他的军都有炮兵力量,并且在省内作战,炮兵支援也方便。暂一军出省作战,到时候支援不易,就必须自身也有一定的炮兵力量,只有步兵,力量还是太过于单薄。
为加强暂一军,阎锡山将61军的炮兵团转隶给暂一军,61军在忻口防线上驻防,防线上就有强大的炮兵力量支援。不过阎锡山还是命令,由炮兵总队即日起着手为61军和83军各新建一个炮兵团。
这几天,李志坚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经过和副军长两个师长商量,全军现有四个步兵团,一个警卫团,一个炮兵团,一个特战队,十六个游击区队。
步兵团每个团两千人,四个团八千多人,警卫团虽然级别高,但是人数反而不如步兵团多,因为没有配备炮兵队伍,所以只有一千五百人多人,游击区队经过在晋北的扩军,每个游击区队又新招了几百个新兵,这样游击区队每个都有将近八百多人,十六个游击区队就有将近一万五千人。加上炮兵团和直属特战队等,全军两万八千人。
步兵团和警卫团好安排,因为原来就有规范编制,而游击区队就比较特殊,成团人数不够,成营人数又太多,打乱重编的话又会影响已经成型的战斗力,且游击区队的队长也都经过战场磨炼,都是从正规军转到游击区队的,全是参加过两次忻口会战的人员,经验都较为丰富。
于是李志坚排版决定先搭建基本的框架,原属新三师的四个团打乱,给新六师、新七师下辖的四个旅每个旅中分配一个团,这些团都是之前教导旅的营在第一次忻口会战后扩编而成,部队成建制刚几个月,不合适马上再次扩编。
现在十六个游击区队的架构是区队-中队-小队,每个区队有三到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个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