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粗粗的算了一个账,那就是虽然山西全省都在进行大生产活动,但是开垦新地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移民的需求。
去年移民近百万人,按照四口人一户,也有二十五万户,在山西的这种新开垦出来的山上新地,产量在当年会非常低,每户至少得有十五至二十亩才能达到不受饿。这样就需要五百万亩以上的新地才能满足最低需求。
而这段时间,晋绥军是绝对的垦荒的主力,他43军拼尽力气,才开垦了四十多万亩。晋绥军中,其余部队也就19军、33军可以参与进大规模垦荒,这样即使按照最高水平算,全省新开垦的新田,也绝不会超过二百万亩。
这就意味着一半多的移民没有获得基本维生的耕地。而这次移民,更多的集中在晋东南地区。
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随后他又想起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阎锡山寄予重望的移民自卫队的情况如何,之后被告知在晋东南的移民自卫队的成员,基本上以第一次来的移民为主,这批人得到了比较好的安置,和本地人之间没有矛盾,并且他们看到自己的情况比后来者好很多,对山西的认同感还很高,这些人经常参与到化解双方矛盾的事情中去。并且移民自卫队训练时,都是由当地政府提供粮食,所以即使后来的移民,也愿意让子弟去参加自卫队。听到这里,李志坚才稍微放下一点心。
了解到事情的始末之后,李志坚就开始着手寻找解决办法,晋东南的移民问题,让他彻底打消了今年出征的计划,必须先将内部的问题解决了,就连原本要立即去拜访第3军和98军协调工作作战的事情,也再顾不上,他必须先将眼前的事情捋顺了。
他将在这里的问题全部形成报告,上报给山西省政府,这些移民中出现的问题,不光是他李志坚一个人的疏漏,实际在执行过程中,山西省政府和阎锡山都有考虑不足的地方。
虽然他知道省政府为了支撑战争养兵花销非常大,现在钱袋子也是紧巴巴的,但是不管怎么来说,省政府知道情况后,总会能提供一些帮助,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随后李志坚从山西实业公司抽调五十万元,全部购买粮食和棉衣棉被,立即运往晋东南。现在先必须帮助这些移民解决眼前的过冬问题,没有粮食和棉衣,很多人难以熬过山西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