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刘据的一声令下,大汉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这场御驾亲征的战事,整个国家都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风暴。
大汉传媒旗下报纸《长安晨报》、《长安晚报》、《大汉女子日报》也纷纷长篇累牍、慷慨激昂的报道了天子御驾亲征乌孙的消息,民众们也纷纷响应。
长安的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天子御驾亲征的壮举。
“天子就是有气魄!乌孙竟敢来犯我大汉边境,这下可算是要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了!”
“天子亲自挂帅出征,这是给咱们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呐!我年轻时也曾上过战场,只可惜如今老了,不然真想跟着天子再去杀他个痛快!”
“兄弟们,天子都要御驾亲征了,咱们可不能落后!等我练好武艺,也去投军,跟着天子保卫咱们大汉的疆土!”
民众齐声应和,那昂扬的斗志仿佛要冲破云霄。
但也仍有质疑和担忧声音。
“我听说乌孙人可凶悍了,而且他们熟悉草原作战。当年汉高祖还被困在白登,这次天子亲征,真让人放心不下。”
“天子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小事啊。虽说天子有壮志,可战争太残酷了,万一有个闪失,咱们大汉可怎么办?”
不过这种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大汉的男子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军,各行各业也都纷纷响应动了起来。
“希望这些棉衣能让将士们在战场上暖和些,天子都为了咱们如此拼命,咱们也得为他们尽一份力。”
而在《大汉女子日报》的影响下,大汉的女子们,也自发组织起来为出征的将士们缝制棉衣、准备干粮。
她们飞针走线,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关切。
而大汉的新式学校里,先生们也在给学生们讲述着天子御驾亲征的意义,激发着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孩子们一个个听得目不转睛,心中充满了对天子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孩子们纷纷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像天子一样,保卫国家,为大汉建功立业。
在这股全民爱国热情的推动下,大汉的备战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整个国家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部件都在高效运转,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全力以赴。
所有人都坚信,在天子刘据的带领下,大汉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在未央宫的大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刘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御驾亲征乌孙前的最后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