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有12名士兵,这是蒋云仙寄予厚望的突击力量。
他精心挑选出这12名作战经验丰富且心理素质过硬的士兵。
给他们配备了步枪和匕首以及一般军官才会配备的轻便手枪-勃朗宁1922。
这是王青云所有排以上军官配备的。
从部队扩编成旅开始,他就取消了初期安排的20发弹容量的驳壳枪。
起初王青云是为了应对岛国军人,特意给士兵配备双枪,结果是他太过于想当然了,在战场上士兵已经有了中正式。
再加上驳壳枪只是鸡肋,关键是太重了,又基本上不使用。
于是他干脆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军官配备了轻巧的勃朗宁。
勃朗宁除了军官有,还给侦察员士兵也配备了,这些侦察营其实就是特战人员的原型,配备勃朗宁1922很实用。
扯远了,画面回到战场。
蒋云仙命令第2组士兵迂回到据点右侧防守较为薄弱的铁丝网处。
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蒋云仙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每一位士兵。
神情严肃地说道:“弟兄们,这次突击行动成功与否,你们是关键。”
“排长,您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一名较为年长的士兵挺胸抬头,自信的大声回答道。
“从右侧迂回到铁丝网薄弱的地方之后,一定要悄无声息地进入。”
蒋云仙再次详细讲解进攻细节。
“排长,我们知道了,就像幽灵一样摸进去。”另一名士兵做出一个噤声低声回答。
“在接近机枪阵地的时候,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蒋云仙又说要求。
“排长,我们都是老手了,不会出差错的。”又有一名士兵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要是一旦被发现,就马上强攻,无论如何都要把那挺机枪给我拿下,然后冲向营房。我相信大家的能力,都要活着回来!”
“是!排长!”所有士兵齐声低呼。
第三组是由10名士兵组成的火力支援组,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神射手一样,携带整个排的3挺轻机枪,在距离据点大概200米的小高地上寻找绝佳的隐蔽位置。
蒋云仙亲自查看地形,为火力支援组选定了这个既能有效覆盖战场,又不容易被倭军发现的位置。
他多次叮嘱士兵们要密切关注战场的动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火力,说:“你们的火力是整个突袭行动的保障。”
要一直盯着战场,看到咱们的兄弟有危险就开火掩护,要是看到倭军有增援或者反击的迹象,立刻把他们压制住。没有我的命令,不可以擅自行动。”
一名负责指挥火力支援组的班长敬礼回答道:“排长,我们都清楚任务了,保证按照您的指示做,绝不擅自行动。”
凌晨3:05
第一组的10名士兵在蒋云仙的精心指挥下,如同一群被激怒的雄狮,突然向据点正面发起猛烈攻击。
蒋云仙一声令下:“第一组,冲!”
士兵们呐喊着冲向据点,手中的步枪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他们一边冲锋,一边有节奏地开枪射击,枪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对倭军的宣战怒吼。
倭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瞬间如临大敌,轻重机枪同时向正面开阔地疯狂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