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咬了一口窝窝头,朝着贾张氏说了一句。
“唉,这过的什么日子啊!别人家里喝酒吃肉,我们连口汤都捞不到。”贾张氏叹了一口气,说道。
秦淮茹没再吭声,只是帮小槐花夹了一些菜,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等吃完了饭,棒梗就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去了,贾张氏又和秦淮茹唠叨起来。
“淮茹,要不你去你堂妹那问问?这样也不是个事啊,这小当马上也要上学了,又是一笔开销。”
贾张氏开口道。
本来小当是和丫丫一起上的,但贾张氏因为学费的事,拖了小当一年,今年七岁了,不上也不行。
“我早问过了,京茹现在都怀孕了,根本不愿意理我,年前那一出闹的,太难堪了。
现在院子里人都躲着我们走,你让我怎么借啊!”
秦淮茹叹气道。
还钱那事影响太大了,原本大院的人还以为贾家的确很穷,日子有点难过。
可是还钱的时候,大家都看见秦淮茹手里拿着一沓钱了,已经圆不回来了。
现在贾家的名声都臭大街了,说什么的都有。
什么专喝老百姓的血,什么穷人给富人捐钱,什么没钱了怎么不卖缝纫机,等等等等。
“那个没良心的死丫头!你当初就不应该发善心,带她进城来!”
贾张氏咬牙切齿地说道。
“算了吧,我们也不是过不下去,再过几年就好了。”
秦淮茹说道。
“也只能这么办了,等棒梗长大以后,有出息了就好了。”
贾张氏看着在堂屋写作业的棒梗,说道。
其实棒梗的成绩并没有多差,不然也不可能上的了初中,那年代成绩不好的孩子多的是留级或者不读的,绝对不可能让其上初中的。
那年代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当然这里面包含许多农村孩子,如果单算四九城的话,估计百分之五六十绝对是有的。
话说秦京茹怀孕的事,也是庆幸她们及时去了医院,不然估计这俩人也很难怀上孩子了。
中医看过之后,发现两个人的身体多多少少都有点缺陷,有点营养不良,毕竟在农村经历过灾荒的人,身体上多多少少有点毛病。
尤其是方祥,已经处于有点弱精症的地步。
这年代的老中医治疗这些病还是有一套的,两个人喝了大概三个月的中药,在老中医的指导下,这才怀上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