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爷们,都到村东头集合嘞,今儿个就把田给分咯。这消息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村子各个角落。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朝着村东头赶去。
村东头的大槐树下,村长站在一块大石头上,身后还有公社的几个穿着蓝色中山装褂子乡里干部。在他们面前摆着一张桌子,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村长。
只见村长稳稳地站立在村子中央那块宽阔的空地上,他挺直了脊梁,双手有力地叉在腰间,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逐渐围拢过来的村民们。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用洪钟般响亮的声音对着众人高声喊道:“乡亲们呐!今天咱们就要开始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办法来分配田地啦!想必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咱们这次分田可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每一家每一户都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尤其是家里人口比较多的人家呢,自然应该多分一些田地给你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口都能实实在在地分到整整两亩肥沃的土地哟!如此一来,无论是春种秋收,还是日常劳作,咱们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种,可以收获丰硕的成果啦!不过呢,在正式分地之前呀,我在这里还要跟大伙说一声,咱们这生产队的队长依然还是原来那几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而且办事向来公道的老同志。所以呢,在接下来分地的过程当中,还得劳烦各位队长多多费心,出来帮大家伙儿仔细认真地丈量一下土地嘞!”
村长的话音刚刚落下,原本还有些嘈杂喧闹的人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住了一般。村民们一个个都瞪圆了双眼,像铜铃似的,紧紧盯着村长;同时又高高地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村长口中说出的哪怕只是一个字。有些人甚至着急地踮起了脚尖,使劲儿地将脖子往前伸,恨不能再伸长个几尺,只为了能够听得更加清晰明了些。而就在这时,那些被村长点名要求担任队长去帮忙丈量土地的人们,听到自己的名字后,毫不犹豫地纷纷从拥挤的人群中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洋溢着一种自豪和强烈的责任感,仿佛肩负着全村人的期望与信任。
泰山庙村宛如一个沉睡中的巨兽,静静地盘踞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这个村庄规模宏大,下辖着整整十一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的队长们,就像是一群辛勤耕耘的园丁,开始了他们精细而又严谨的工作——丈量土地。
他们手持皮尺、标杆等工具,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田间地头。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仿佛是在书写一部关于土地的史诗。经过一番努力,每一块田地都被准确地标上了独一无二的符号,这些符号如同大地的指纹,记录着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故事。
说起这农村的土地啊,那可真是别有洞天!每一处都拥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名,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比如靠近河西的那块地,远远望去,宛如一位羞涩腼腆的少女,亭亭玉立在河畔边。村民们对她格外亲昵,亲切地称呼其为“沟西地”。
沟西地紧紧依偎着河道,南边的地势稍稍偏低一些。这里的土壤常年受到河水的浸润,淤泥和盐碱便成了它不离不弃的伙伴,如影随形。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特殊的陪伴,这块地才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碱地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