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人回家的路有多远> 第52章 不甘心的孩子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不甘心的孩子们(2 / 2)

刚开始的时候,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许许多多的医院对于这套全新推出的系统都保持着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

毕竟,任何一家医院在引入一项新技术时都会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医院普遍担忧该系统是否足够稳定可靠,能否始终如一地提供准确无误的诊断结果;同时也惧怕一旦投入了巨额资金之后,最终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会远远低于当初的预期设想,进而给自家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不良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鸿平并没有丝毫气馁或者不耐烦,因为他深深地理解这些医院所存在的种种顾虑。所以,每次与医院相关人员接触时,他都会不厌其烦且极为耐心细致地向对方详细介绍这款医疗诊断系统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及其深厚的专业背景知识、独树一帜的领先技术优势所在,并且着重强调了所属部队给予的坚实信誉保障等等关键信息。

为了消除医院的疑虑,鸿平还主动提出了一些优惠条件。他承诺,如果医院愿意使用这套系统,部队可以免费提供一段时间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此外,还可以根据医院的反馈,不断优化系统的功能,以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

经过不懈的努力,鸿平终于找到了一家愿意合作的医院。这家医院的院长对医疗诊断系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它能够提高医院的诊疗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在鸿平的协助下,医院顺利引进了医疗诊断系统,并安排了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有了第一家合作医院的成功案例,鸿平的推广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他深知,要让更多的医院了解并接受这个医疗诊断系统,就需要一支专业的推广团队。于是,他和大哥鸿儒商量起来,如何组建这样一支团队。

鸿儒建议,可以去知青办或者劳动局寻找合适的人选。他们认为,那些曾经知青下乡、现在想返城的人,可能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且,这些人大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社会阅历,能够更好地与医院的管理层和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同时,他们还考虑到,如果招聘亲朋好友,可能会因为关系复杂而不好管理,所以最好还是招聘没有亲缘关系的人。

按照这个思路,鸿平和鸿儒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人选。他们去了当地的知青办,了解了一些知青的情况。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位名叫李强的知青。李强曾经在农村生活了多年,对农村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一直渴望能够回到城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当听说鸿平和鸿儒的招聘计划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