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验过程
研究团队通过社交媒体、学术论坛、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招募信息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众多对该研究感兴趣的人报名参与。在报名者中,研究团队按照既定的筛选标准,对报名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200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和精神疾病史的志愿者。
志愿者招募完成后,研究团队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了一套先进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包括高精度的智能手环,能够实时监测志愿者的心率、血压、运动步数等生理指标;睡眠监测仪则可以精确记录志愿者的睡眠时长、睡眠深度、睡眠周期等睡眠相关数据;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能够在志愿者进行日常活动时,持续监测其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同时,志愿者还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款专门为该研究开发的应用程序,用于记录自己的日常饮食、运动情况、情绪状态以及音乐聆听体验等信息。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基线数据监测期。在这一周内,志愿者们按照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活动,不接受任何音乐干预。研究团队通过监测设备实时收集志愿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同步传输到研究中心的数据库中。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起每位志愿者的个性化生物节律基线模型。这个基线模型将作为后续实验数据对比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