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国家对我方的态度开始转变,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也收敛了许多。
但苏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真正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
他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的军事科技水平,特别是在航母技术的研发上。
苏云向高层提交了关于航母研发的初步方案,详细阐述了航母对于国家战略意义以及目前可行的技术路线。
高层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了国内顶尖的科研专家、船舶工程师和军事战略家,成立了航母研发专项小组,苏云担任核心技术负责人。
航母研发工作困难重重,从航母的动力系统、飞行甲板设计,到舰载机的适配、航母编队的作战体系构建,每一个环节都是巨大的挑战。
苏云带领团队日夜钻研,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在符合国家安全和保密要求的前提下)。
在动力系统方面,团队考虑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两种方案。
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最终决定采用先进的常规动力技术,通过优化蒸汽轮机和传动系统,确保航母拥有足够的动力和续航能力。
飞行甲板的设计更是关键,既要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又要合理规划甲板空间,提高作业效率。
苏云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对甲板的长度、角度、跑道布局等进行了反复优化。
舰载机的研发与适配工作也同步进行。
苏云与航空专家们密切合作,对现有的战斗机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航母的起降要求。
同时,开始研发新型的舰载预警机、反潜机等,完善航母编队的作战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苏云依然没有忘记对现有军事力量的巩固和提升。
他定期前往海军基地和重装合成师团,了解装备的使用情况和士兵的训练需求。
根据反馈,对新型战列舰和重装合成师团的装备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航母研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虽然距离真正拥有一艘航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团队已经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为后续的建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又开始浮现。
某大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挑起争端,试图通过军事威慑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他们在我方周边海域频繁进行军事演习,派遣先进的战舰和战机,试图对我方进行施压。
面对这种情况,我方海军和陆军严阵以待。
新型战列舰带领着海军舰队在周边海域进行常态化巡逻,展示着国家的海上力量。
重装合成师团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苏云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为军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战略建议。
在一次紧张的对峙中,我方海军舰队与某大国的舰队在公海相遇。
双方战舰相互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