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众质疑官办的慈善机构,而民办的同样非议不绝,难道天下乌鸦一般黑?
似乎民间发起的慈善基金会也没好到哪里去?那这到底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灾后重建有一个过程,它不是一次性交给政府,规划中的五所学校,才是灾后重建的重头戏。
陈景云也不知道后来这五所学校建好没建好,但陈景云知道: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首先它运营方式不太透明,难免老百姓质疑。
其次,老百姓根本不了解基金运作的基本理念,普通老百姓自然而然的认为,捐款就应该拿回来花出去就拉倒了。
殊不知慈善基金会不仅是个花钱的机构,它更是个赚钱的机构。
很多时候,大量的慈善捐款来到基金会,就把他放到银行里去了。可是光靠利息,很难维持基金会的运转。
尤其是赶上银行负利率的时候;通货膨胀的时候;没人捐款的时候…
总之很难,问题是,无利不起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一个一个前仆后继进入这一行业呢?陈景云的智商根本不足以解答这个问题。
周新云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了陈景云的意见,陈景云说你看着办,不过,我还是相信政府,你要捐款只能捐到市里、区里、街道里。
我们是小企业,我们要量力而行,我基本上同意你采取的和街道联手搞慈善宣传的思路。
问题是你萧规曹随,我们原来可以免费送毛巾、夏凉被,现在送什么?
陈景云只是给周新云提建议,至于如何操作,他自己决定。
周新云很有魄力,去找韩小娟批款三百万。韩小娟不同意,打电话过来问陈景云,陈景云作为老板自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老板,最后还是批准了周新云的打款请求。
周新云做的循规蹈矩,他依然把这笔钱分开数份给下面的直营店拨款下去,依然捐款到了各个区政府,依然购买了联合基因的服装配合所在区政府设立了捐款箱。
周新云顶着烈日,给出行不便的龙城百姓送上免费的矿泉水,激励鼓励大家在灾难来临时刻的同舟共济。
他知道,龙城老百姓也不富裕,但哪怕这个路人只是捐款了一元钱,他也会代替雅安受灾群众鞠躬致谢。